(一)个人观察法简介
个人观察法也称现场观察法,是指推销员根据个人的知识、经验,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直接观察和判断,寻找准顾客的方法。个人观察法主要是依据推销员个人的职业素质和观察能力,通过察言观色,运用逻辑判断和推理来确定准顾客,是一种古老而基本的方法。
对推销员来说,观察法是寻找顾客的一种简便、易行、可靠的方法。推销员花费较少的时间、精力,就能够迅速地找到自己的顾客,而且可以开拓新的推销领域,节省推销费用。如果一个推销人员不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洞悉事物的能力,那么,采用这种方法寻找顾客是不可能取得理想的结果的。如一位人寿保险代理人很善于察言观色。有一次,他与其他推销员一起在某餐馆进午餐,旁边有一位老人滔滔不绝地谈论他的孙子,十分得意。这位人寿保险代理人认为这位老人很可能会为其孙子购买人寿保险,从而把他列入准顾客拜访名单中。
(二)个人观察法的特点
个人观察法既有其十分明显的优点,又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在推销实践活动中,应将个人观察法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扬长避短,相辅相成,充分发挥观察法的作用。
1.观察法的优点
(1)直接性。与事物直接接触,不需要其他中间环节,观察到的结果、所获得的信息资料真实可靠,是第一手资料。
(2)情境性。观察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下实施的,对被观察者不产生作用与影响,即无外来人为因素的干扰,不会产生反应性副作用,能获得生动朴素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3)及时性。观察及时,能捕捉到正在发生的现象,因此所获信息资料及时、新鲜。
(4)纵贯性。对被观察对象可以作较长时间的反复观察与跟踪观察,对被观察对象的行为动态演变可以进行分析。
(5)普遍性。观察适用范围较为普遍,不少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等也与观察法有密切关系。
2.观察法的局限性
(1)受观察对象的限制。观察法适宜于对外部现象及事物的外部联系的研究,而不适宜于对内部核心问题及事物内部联系的研究。另外,对有些较为隐蔽的事物也不适合用观察法。
(2)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人的感觉器官本身有不精确性。人的感官都有一定的生理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很难直接观察,所以观察往往难以精确化。人的观察受主观意识的影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识背景与理论框架,因此,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往往带有各自的主观性,难以做到客观化。
(3)受观察范围的限制。观察对象具有有限性,特别是在同一时期内观察的对象是不多的,这种小样本,不适用于大面积研究。
(4)受无关变量的干扰,缺乏控制。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由于缺乏控制,因变量混杂在无关变量之中,没有纯化和凸显,从而使观察结果缺乏科学性。
案例2—11
有一天,原一平工作极不顺利,到了黄昏的时候,他一无所获地回家。回家途中,要经过一个坟场。在坟场入口处他正巧看到几位穿着丧服的人走出来,然后,他又发现一座新坟,墓碑前还燃烧着几炷香,插着几束鲜花。他知道刚才那些人在这里拜祭过,应该是亲人。他也恭敬地朝着墓碑行礼致敬,同时记下了刻在墓碑上的所有信息。
原一平高兴极了,他想利用这些信息去寻找他的准客户。于是,他去找墓地的管理者。
“请问,你知道有一座××的坟墓吗?”
“当然知道,他生前可是一位名人呀!”管理员说。
“你说得对极了,在他生前,我们是朋友,只是不知道他的家眷在哪里,我想去看看故人之后,我想你一定会知道的,是吗?”
管理员在档案袋里找到了坟墓主人家眷的地址,告诉了原一平。原一平拿着地址寻找,成功地开发了一名新客户。
案例2—12
一天,原一平搭出租车出去办事,在一个红绿灯的十字路口,红灯亮起,出租车停了下来。原一平无意中转头向窗外看了一眼,正好看到与他同行的一辆黑色豪华轿车,车里坐着一位很气派的老人。原一平心想,这老人一定大有来头。于是他让司机跟上那辆车,抄下那辆车的车牌号。随后,原一平打电话去交通监理所查这个车牌号的车主,得知这辆车的车主是一家大型公司的董事长。
然后他打电话到该公司,说:“你好,是××公司吗?今天我在出租车上看到坐在那辆车牌号是××的黑色豪华车上的老先生,非常面熟,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但我一时想不起来,您能帮忙提醒一下吗?我没有其他的意思。”对方说:“那是公司常务董事长山本先生。”
原一平终于知道那辆车的车主是××公司的董事长山本先生。然后,原一平开始调查他的学历、出生地、兴趣、爱好等。
当一切都调查清楚后,就直接去拜访山本先生。由于原一平对山本先生情况的熟悉以及对他公司的全面了解,推销就容易入手了。后来,山本先生成了原一平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