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阶段
最早的工序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以追求作业效率为首要目标的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和福特“流水线生产”时代。
20世纪初,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就开始了对工序流程管理的理论探索,虽然当时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底层作业效率的提高,但却是第一次提倡以科学明确的管理规程替代过去的经验管理。比如,泰勒的动作标准化研究,为工作流程的简化、优化奠定了基础,“甘特图”以作业图的形式描述生产活动的计划,大大便利了生产运营流程的优化。同时福特在泰勒单工序过程活动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单一化大批量生产的特点,首先创建了第一条大规模生产流程(流水线作业模式),对汽车制造流程进行了有效的并行化协调优化。流水线生产方式使产品的生产工序被分割成一个个的环节,工人间的分工更为细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工艺流程和产品的标准化,提高了运营效率。
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和福特“流水线”时代的工序管理技术,旨在解决企业内较低层次的车间操作控制流程问题。主要方法包括:合理安排生产进度,优化生产过程;减少产品类型,以较少数量的工序实施大规模生产;通过零件标准化提高互换性,降低工序管理的复杂度;通过工序的专业化分工,固化工序内专业知识,如车间职能专业化、机器工具专业化、工人作业专业化;采用简单反复的作业与工序,组合成较大规模的企业内机械结构类型自动化工序流程。这一时代的管理标志着现代高效率工业的开始,属于工序管理思想的萌芽时期,也为今天的工序管理技术积累了不少有效的思想与方法,如工序细分优化、并行协调、反馈控制等思想至今仍然有效,并被后续的研究者逐步理论化和体系化。
由于技术和实践背景的局限,当时的工序管理能力非常有限,应用的范围仅局限于基层业务操作流程的标准化处理。控制技术与方法的发展是促使泰勒与福特时代工序管理思想正式向工序管理转变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
产生发展阶段
实际上,基于工序的管理思想真正起源于质量管理运动。
20世纪4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质量专家首先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概念。这个概念包括对制造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严格的分析和控制,其对象是单纯的制造流程。后来“质量控制”概念得到了传播,运用的对象从制造流程扩展到产生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所有流程。20世纪70年代以日本为先导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把工序流程改善的思想运用到更广泛的企业管理中。TQM追求工序连续渐进的改善,把顾客放在流程运营的焦点,目的在于通过改善来满足顾客的需要。多年来,TQM逐渐从其发源的制造业扩展到其他领域,如医疗卫生组织、服务组织、教育机构和军队组织等,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TQM本质上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变革方案,它注重顾客需要,强调团队参与,以促进所有员工参与到持续改进组织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工作过程和顾客反应时间等活动中。致力于工序流程的持续改进是TQM的核心所在。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产品和资本的流动日趋国际化,相伴而产生的是国际产品质量保证和产品责任问题。1973年在海牙国际司法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产品责任适用法律公约》。之后,欧洲理事会在丹麦斯特拉斯堡缔结了《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欧洲公约》。同时,旨在消除非关税壁垒,经缔约国谈判通过的《技术标准守则》对商品质量检测合格评定、技术法规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由于许多国家和地方性组织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制订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已成为一项迫切的需要。为此,经理事会成员国多年酝酿,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于1979年单独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制订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1987年3月正式发布ISO9000~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该标准总结了各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将之归纳、规范。发布后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并予以贯彻,适应了国际贸易发展需要,满足了质量方面对国际标准化的需求。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工序管理思想重在加强质量控制,工序管理的内涵还有待完善,工序管理的概念也还没有真正引起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