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场合,戴着“面具”与人交往的人比比皆是,如何判断他们的表情是否表达了他们的真情实感呢?人们的真情实感通常表现在细节之中,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通过肢体语言获得准确的信息。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和姿态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狭义的“肢体语言”指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广义的“肢体语言”还包括面部表情在内。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肢体活动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通过这些肢体活动辨别出别人所表达的思想和意图。
春秋时期的淳于髡就是一个观察肢体语言的高手。梁惠王广招天下名士,有人推荐了淳于髡。梁惠王召见淳于髡两次,但是每次淳于髡都沉默不语,于是梁惠王责问推荐的人:“你说淳于髡有管仲、晏婴的才能,我没看出来。为什么召见他两次,他都不说话,难道我在他眼里是个不配和他说话的人吗?”
推荐的人问淳于髡是怎么回事,他回答说:“我很想与梁惠王倾心交谈,但是第一次,梁惠王想着驱驰狩猎之事,所以我没有说话;第二次,梁惠王想着声色享乐之事,所以我也没有说话。”梁惠王一回忆,果然如淳于髡所说,不得不叹服淳于髡的识人之能。
肢体语言是一个人下意识的动作,当事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是如何用身体动作表达情绪的。当我们与人谈话时,时而蹙额,时而摇头,时而摆动手势,时而两腿交叉,做这些动作时我们多半并不自知,因此肢体语言很少带有欺骗性,身体动作和姿态会告诉我们自己和别人的真实情况。仔细听别人说话,并观察他们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我们就能知道他们是在撒谎,还是在说实话。心理学家发现当一个人说真话时,他的身体会倾向于与对方接近;当一个人说谎时,身体会倾向于远离对方。
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观察对方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顺利地进行交流。如果对方已紧握拳头或表情僵硬,我们就该体会一下对方的状况,保持警觉,安抚对方的情绪,或者适时先离开。如果对方身体前倾,表示有兴趣交流,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进行一次愉快的交谈。如果对方身体后仰,眼睛看着天花板,根本不想听,甚至表现出不屑一顾,我们就应该识趣地结束交流或者换一个能够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题。
人们的真情实感往往表现在细节之处。我们需要具体分析某一种肢体动作代表什么样的情绪,因为有些肢体动作能够传达出不只一种信息,比如:一个人把背部靠在椅子上,表示他不感兴趣。这种解释只是众多解释的一种,这个姿势还可以传达出他想要在大脑中构建一幅更加清晰的图像,以便能够理解你所解释的东西。身体前倾的动作暗示当事人在全身心注意对方,也表示当事人希望引起对方更热切的注意,还可以表示他准备起身离开。一个人可能因为生气而皱起眉头,也可能因为遇到困难而皱眉。因此,仅仅基于一个人的某种肢体语言,而没有考虑这种肢体语言产生的背景,就得出某个结论可能会判断失误。
另外,肢体语言还可以显示出一个人正在使用的表象系统。如果一个人快速地呼吸,说明他在使用内视觉系统;如果一个人脑袋向上翘起,说明他在使用内听觉系统;如果一个人有大量肢体动作,用上腹部呼吸或者脑袋下垂,则表明他在使用内感觉系统。在与人交流时,注意这些细节,就能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肢体语言所表达的信息:
手部动作
挥手,表示你好或再见。
握手,表示问候或告别。
摆手,表示拒绝。
竖起食指,表示请注意或上天为证。
手掌向上,表示乞求或坦白。
触摸耳部或轻揉耳朵,表示厌烦,不想听你说下去。
触摸脖子,表示怀疑或反对。
用手指指背轻擦脸部,表示我不相信。
把手放在脑袋后面,表示有意辩论。
用手挡住嘴或鼻子,表示想隐藏真实的想法。
臂部动作
双臂上举,表示胜利、祈祷或投降。
单臂上举,表示打招呼、发誓或引起注意。
两手撑腰,表示愤怒。
双臂交叉与胸前,表示自我保护或拒绝。
双手反剪背后,表示自由自在。
头部动作
低下头,表示友善或放低自己的身份。
低下头,隐藏脸部,表示谦卑或害羞。
头部猛然上扬,表示吃惊或惊叹。
摇头,表示否定;点头,表示肯定。
头部前伸,表示感兴趣;头部缩回,表示害怕或回避。
头部后仰,表示挑衅、桀骜不驯、自认优越或存心违抗。
晃动头部,表示惊奇或震惊。
头部僵直,表示毫不惧怕或不屑一顾。
头部歪斜,表示假装天真或卖弄风情。
眼睛动作
闭眼,表示厌恶、不屑一顾或自命不凡。
两眼上翻,表示鄙视、怀疑或恼怒。
低头从旁侧瞟,表示害羞或调皮的忸怩感。
瞪眼,表示不满或威胁。
眨眼,表示不明所以或者他在撒谎。
嘴部动作
嘴唇闭拢,表示和谐宁静、端庄自然。
嘴唇半开,表示疑问、奇怪、有点惊讶。
嘴唇全开,表示惊骇、惊叹。
嘴唇向上,表示善意、礼貌、喜悦。
嘴唇向下,表示痛苦悲伤、无可奈何。
嘴唇撅着,表示生气、不满意。
嘴唇绷紧,表示愤怒、对抗或决心已定。
腿部动作
扳腿,表示固执,拒绝劝说。
抚摸腿,表示希望得到爱抚。
双腿脚踝处交叉,表示放松以及温和的态度。
双腿交叉于膝盖处,表示放松。
一只脚的踝关节置于另一条腿的膝盖处,表示非常放松。
注意别人的肢体语言可以让我们更敏锐地感知别人的需求和欲望。同样,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方式,也能让我们很好地隐藏起自己的一些不良情绪,以免在我们意识不到时让它们破坏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为了能够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我们需要注意下面这些肢体语言。
面部表情
微笑是表示友好的面部表情。微笑不只是嘴部的动作,“嘴巴微笑”是虚假的微笑,把微笑延伸到眼角才能显示出友好、快乐与真诚。微笑真诚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引起对方的回应,如果能够引起回应,微笑会产生更强烈的好感。
与人交谈时,眼睛要注视对方,让对方体会到受关注的感觉。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人,同样要睁大眼睛,扫视每一个人,让每个人都觉得我们是在单独与他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用点头来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语音和语调
《礼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通过一个人的声音,可以判断他的内心世界。内心平静,声音就平和;内心坦诚,声音就清脆而且节奏分明;内心乖张,声音就尖厉刺耳;内心宽容的人,声音温柔和缓。
说话的语音和语调能够表现一个人的亲和力。舒缓低沉的音调给人亲密友好的感觉,尖厉的音调则让人感到紧张不安。有人曾给前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提议把声音降八度,让她听起来更温柔,更关心人。
手势
握手是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握手时要把握好力度,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真诚。过紧地握或者手指不经意地拂过对方都是不礼貌的。眼睛要注视着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注意多做开放式的手势,比如摊开双手,或者双臂前伸做出拥抱的样子。这样的手势可以增强我们的亲和力。不要做封闭式的手势,比如交叉双臂抱在胸前,或者把一只手放在嘴上。
手势是辅助表达的重要工具。手势可以分为情意手势、指示手势、模拟手势和象征手势。情意手势是情绪波动时做出的手势,这样的手势可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指示手势是指通过指示方向传达信息,比如指示方向和物件。模拟手势是表现事物形象特征的手势,比如模拟某个人有多高。象征手势是抽象的手势,需要听者借助想象和联想才能领会其意。
身体姿势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想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就要保持挺直的站姿、矫健的步伐和端正的坐姿,做到“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姿势,就会给人不舒服的感觉。正确的站姿是两脚与肩同宽,脚尖朝前。身体向着对方略微前倾,表示“我在全身心地注意”,也暗示“我希望引起更热切的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肢体语言的解释并没有唯一性,一种姿势或动作可能表达多种意思。如果完全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进行解释就可能会理解错误。一般来说,谈话时身体后仰表示他对这个话题没兴趣,把手臂交叉放在胸前表示抵制、排斥。如果你把这种解释作为理解肢体语言的唯一根据,就有可能对别人的肢体语言发生曲解,导致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因此要全面、客观地了解肢体语言的含义,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