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中要选择一些对自己更为有利的朋友,人际关系也可以进行选择取舍。当然,从古至今,人们都是选择与自己合得来的人成为好朋友,跟与自己性格不和的人仅仅保持形式上的交往,也就是说,人类一直都在对人际关系进行选择取舍。
但是,如果面对面的交流占据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几乎全部内容,在和居住在周围的人们以及与工作相关的人们进行交流时,是不能够马虎草率的。如果与人们面对面的交流对自己来说是唯一的现实世界,就不得不重视与眼前的人们之间的交往。
居住在自家周围的人们是具有偶然性的,在选择自己的住房的时候是不可能同时选择邻居的人品的。居住在同一个社区的人们,偶尔会聚集到一起开会等,这时的人们不是性情相投的人群,也不是因为具有共同的爱好而聚集起来的人群。所以,即使是邻居,也不都是志同道合的。
即使是近邻,有些人的价值观可能有180°的差异,有些人的兴趣爱好可能完全不同,有些人的思维方式可能会有天壤之别。但是,即使是性情不和的人,因为都住在同一个社区,也是不能够完全忽视对方的,也需要保证相互之间不产生矛盾摩擦。
在工作与生活的过程中,搜集与组织关系网其实是有可能的,但试图维持所有关系似乎是不可能的,而想要在现有的人际网络内加进新的人或组织就更加困难。因此,在组建人际关系网的时候,必须学会筛选。换言之,你必须随时准备重新评估早已变得难以掌握的人际网络;对现有的人际关系网重新整理;放弃已不再对你感兴趣的组织和人。
筛选虽然不容易,但仍是可以做得到的。选择本来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结果往往更令人痛苦。然而有句话说得很对:有失才有得。
清理人际关系网的道理也和清除衣柜类似。容许留下的衣服,当然是最美丽、最吸引人、也是剪裁最得体的几套。“舍”永远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有遗憾,但从此拥有的不仅都是最好的,更重要的是也有更多空间可以留给更好的。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人际网络做同样的“清除”工作,在去粗取精之后,留下来的朋友不就都是我们最乐于往来的吗?我们应该把时间与精力放在让自己最乐于相处的人身上。在平时需要奔波忙碌于工作、社交与生活之间的我们,筛选人际关系网络是安排生活先后次序的第一步。
无论失败或成功,都不只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或能力,必然会受到社会上种种因素的影响。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以,不要太在意结果的成功与否,就算和上司介绍来的人一同工作,也无需担心不必要的失败。
就建立人际关系而言,工作以失败结束反而更能增加彼此的亲密程度。比起胜利,战败较能产生长远的交往关系。关键在于失败后,应该如何展开后续行动。由于自己先开口邀人共事,抱回避责任的态度千万不可。一旦自己逃避责任,别人也必定离你远去。
最后,记住关键人物。一个人一生无论如何积极地扩展人际关系,也不可能和认识的所有人进行长期深入交往。为了和一部分人保持密切的交往,务必在所结识的人们中进行筛选。否则,只会不断增加毫无意义的名片库藏量而已。即使好不容易认识了可以发挥作用的关键人物,如果不加筛选,也一定会被埋没在名片堆里。
比如,只要参加宴会或研讨会等活动,收到的名片数量就可能相当可观。然而,在这么多名片中,可以成为人际关系关键人物的也许只有一个人而已。出席任何性质的聚会时,你都应该抱着只要能碰见一位关键人物便是收获的念头。
即使是电影或小说,也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看过的每部作品都生动有趣。能够让人手不释卷地看上几遍的作品,必定只占其中很小的部分,这也就是所谓的“经典”吧!然而,经典也是在看过大量的平庸之作之后从中筛选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邂逅亦相同,让人一见如故,产生交往一生念头的对象,是不可能轻易发现的。只要能结识一位这样的人物,就应该认为是当日的最大收获。如果一味想着在那场宴会上,不知可以获取多少张名片,认识多少人,是很愚蠢的想法。当然,你也有可能一位这样的人物也没碰上。应该说,这种情形在现实中占多数。遇上这种情形,没有必要勉强增加认识的人。如果自认是无聊的聚会,尽早撤离现场也是很重要的。
只要能够结识一位关键性的人物,你的人际关系即可得到飞跃性的扩展。因为如果对方拥有100人的人际关系,你通过此人就有可能马上获得那100人的人际关系。而如果你想凭借个人力量去接近同样的100人,无疑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一心企图结识宴会或研讨会所有出席者的人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形下,不仅对方不容易记住你,你也不可能牢记对方。与其浪费时间去记不可能记住的所有的人,不如记住一个关键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