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及时纠偏,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能够反映偏差产生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否则,对纠正偏差没有指导作用。
纠正偏差要防患于未然,即在偏差未产生以前,就预感到偏差产生的可能性,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偏差的产生;或者由于某种企业无力抗拒的原因,出现偏差不可避免,这种预感也可指导企业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遏制偏差产生后可能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预测偏差的产生虽然有许多困难,但也有可行的办法,如通过建立企业营运状况的预警系统来实现。即可以为需要控制的对象建立一条警戒线,反映营运状况的数据一旦超过这条警戒线,预警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提醒管理者或操作者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偏差的产生和扩大。
例如,企业采用的质量控制图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简单的预警系统。图7-8中,纵轴表示产品某加工件精确度数据或某项工作质量完善程度,横轴表示取值(即进行控制)的时间,中线CL表示质量的标准,UCL和LCL分别表示上、下警戒线,或上、下允许限差值。加工件精确度的数据如果始终分布在UCL与LCL之间,则表示质量“在控制中”;而一旦超越此区间,则表示该产品加工件加工时出现了偏差。在这以前,质量控制人员就应注意质量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并制定或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
图7-8 质量控制预警系统
其实,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许多现代化的大型企业已经建立了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指挥控制中心、指挥控制平台和控制盘等,它们起到了预警、报警和指示纠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