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产计划排程?什么是排产计划?

2023年3月3日15:37:35什么是生产计划排程?什么是排产计划?已关闭评论

生产计划排程是指在实际产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场、物料供应、流程、管理制度等对生产的影响,经过一系列优化,得出合理有效的生产计划。

进行生产计划排程最主要的目的是生成一个的短期生产计划,即排产计划。排产计划详细地给出了一个订单的加工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也给出了订单的加工工序。

1. 计划排程的内容

计划排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排产计划的间隔期、计划排产的方式、约束等。

1.1 排产计划的间隔期

排产计划的计划间隔期可以从一天到几周不等,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生产情况决定。合理的计划期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1)排产计划间隔期应大于或等于一个订单在生产单元中最长的流动时间。

(2)排产计划间隔期受到顾客订单或需求预测的可用性限制。

很明显,只有当排产计划比较稳定时,进行订单排程才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排产计划不应受其他事件经常变化的影响。

1.2 排程要求

不同生产类型的计划排程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对某些生产类型(如成组技术),生产计划排程要有按时段、自动地检查资源组的能力,看其是否能够在下一个时段内完成一组订单;而对另一些生产类型,生产计划排程需要对瓶颈上的订单任务进行排序和计划。排产计划任务能够分散来做,这样可以根据车间当前状况,有效地利用每个生产地点的操作员工的专业知识进行排程,使排程计划合理。

1.3 排程约束

生产计划排程主要受主生产计划的约束。主生产计划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主生产计划规定生产计划排程的大体框架。计划排程人员可以从主生产计划中获得超时或加班的数量、设施物料项的可用性、计划结束时需要建立的各物料的库存量等指导。

2. 计划排程的原则

企业在进行计划排程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如下:

(1)客户分类原则

并不是所有的客户对企业来说都是一样重要的。按客户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客户分为重点客户和普通客户。越重点的客户,排程应越受到重视。

(2)交货期先后原则

为保证交货期,交货时间紧急的产品,应安排在最早时间进行生产。

(3)工艺流程原则

工序复杂的产品,制造时间比较长,在排程时应重点关注。

(4)产能平衡原则

企业各生产线应协同进行,成品生产线与半成品生产线的生产速度应一致,不能产生生产瓶颈,出现停线待料事件。

3. 计划排程步骤

在遵循排程原则的情况下,进行计划排程时,要按照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由车间生成排产计划的步骤如下所示。

3.1 收集数据

生产计划排程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生产车间和主生产计划。所收集的数据要能反应生产流程的特征和相应的物流,以便以最小的成本生成可行的计划。由于一个系统的出产率主要受潜在瓶颈的限制,因此,与生产瓶颈有关的数据是重点关注的部分。

3.2 生成粗略的排产计划

在有了数据之后,就可以针对实际的生产状况,利用线性规划等各种优化方法来生成排产计划。这项工作可以一步完成,也可以通过两级计划分布完成。

线性规划是企业编制计划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成熟的计算机软件作支撑,使得复杂的计划编制工作变得容易。运用线性规划法解决计划编制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在有限的资源和市场条件下,求得利润最大或者成本最小的总计划。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解决多品种生产的问题。

在进行计划的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线性规划考虑的问题过于理想化。成本、利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即可表示出来的。

(2)在编制约束时,所考虑的因素都是量化的,还有很多因素在约束当中难以体现出来。

(3)成本、利润与数量的关系简化为线性关系,其系数有时候不是常数。即便是将所有产品都转化为抽象的代表产品,这个系数也会受到产品数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3.3 排产计划分析和修改

生成粗略的排产计划之后,计划制订人员就需要对其进行仔细的研究,看其是否可行。如果生产计划不可行,为使排产计划合理可行,计划制订人员可以利用一些途径来平衡生产能力(如自动化、培养多能工)或修改加工工序。此外,还可以结合计划制订人员的经验和知识对排产计划进行改进。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