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互关系
管理一方面是由于有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只要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只要是集体劳动,就必须要管理。它与企业的生产关系性质无关,不因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不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下,企业均有生产力要素的合理组织问题,它是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企业共有的职能,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的特征。
自然属性也就是管理的第一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文化,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使管理具有特殊性和个性,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这就是管理的社会属性,它是由社会制度、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管理的二重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二者统一于生产活动中,如图1-1所示。一方面,管理的自然属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关系条件下发挥作用;同时,管理的社会性也不可能脱离管理的自然属性而存在,否则,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就成为没有内容的形式。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相互制约的。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的组织形成和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同样,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必然对管理的科学技术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或制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