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网络市场细分化,并不是简单地把消费者视为需求相同或不同就行了。因为它在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中,处于策略地位,直接影响到企业各种营销策略的组合。所以,网络市场细分必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或者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原则主要有:
1.可衡量性
可衡量性指表明消费特征的有关资源的存在或获取这些资料的难易程度。亦即细分出来的市场不仅范围比较明晰,而且能大致判定该市场的大小。各有其容易认识的组成人员,共同的特征,表现出类似的行为,并且有可能取得表明购买特性的资料。比如,以地理因素、消费者的年龄和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市场细分时,这些消费者的特征就很容易衡量,该资料获得也就比较容易;而以消费者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进行市场细分时,其特征就很难衡量,所以它是一种高级细分技术,需要在有关专家协助下才能搞好。
2.实效性
实效性指网络目标市场的容易及获利性值得企业进行开发的程度。一个细分市场是否大到可以实现具有经济效益的营销目标,取决于这个市场的人数和购买力。网络市场划分范围必须合理,细分市场的销售量,应考虑是否值得进行分开的营销活动。一个细分市场应是适合设计一套独立营销计划的最小单位。
3.可接近性
指企业能有效地集中力量接近网络目标市场并有效为之服务的程度。企业对所选中的网络目标市场,更能有效地集中营销能力,开展营销活动。一方面指企业能够通过一定的媒体把产品信息传递到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另一方面是产品经过一定的渠道能够达到该细分市场。对干企业难以接近的网络市场进行细分就毫无意义。
4.反应率
指不同的细分市场,对企业采用不同营销策略组合所具有的不同反应程度。如果网络市场细分后,由于市场对各种营销方案的反应都差不多,则细分市场就失去了意义。例如,如果所有细分市场按同一方式对价格变动做出反应,也就无须为每一个市场规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5.稳定性
网络细分市场必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便企业制定较长期的营销策略;有效地开拓并占领该目标市场,获取预期收益,若细分市场变化过快,网络目标市场有如县花一现,则企业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同时,在实践中,除稳定性外,细分市场也并不是越细越好。因为如果细分过细,一是增加细分变数,给细分带来困难;二是影响规模效益;三是增大费用和成本。这时就应实施"反细分化"策略。它并不是反对市场细分,而是要减少细分市场的数目,亦即略去某些细分市场。或者把几个太小的细分市场集合在一起。推行 "反细分化"策略,要有利于扩大产品的适销范围;降低成本和费用,增加销售,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