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绩效评估,主要是评价采购部门、采购管理人员和专业经理,并衡量当前采购环节的运营效率和采购供应功能的绩效差异,以及预算或预测绩效的差异。适当的绩效评估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和公司资源集中在关键领域,它是加强沟通与经营管理的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采购绩效评估的实施工作呢?
一、确定合适的采购绩效评估人员
适合参与采购绩效评价的人员不仅包括采购部门的人员,还包括财务部门、生产部门、供应商甚至专家顾问的配合。
1.采购部门主管
采购部门的主管是整个采购工作的直接部署者和执行者,他对于所有采购工作任务和环节的情况都非常了解,包括人员的分配、员工的工作状态、各项工作的执行过程及出现的问题等,且所有工作任务的指派或工作绩效的优劣,均在其直接督导之下,因而采购主管是最有资格负责采购工作绩效评估的人。由采购主管负责评价,可注意到采购人员的各种表现,并兼收监督与训练的效果。
2.财务部门
采购金额占企业支出比例非常高,如大型设备的采购、主要原材料的长期采购、项目采购等。采购成本的节约,对于企业利润的贡献相当大,尤其在经济不景气时,对资金周转的影响更大。财务部门对资金的流入流出会进行全盘掌控,因而能够从资金周转方面对采购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3.生产主管部门或工程指挥部门
对于设备采购、原材料和零配件采购及项目采购等,采购货物的质量、数量、时间对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最终产品的品质等都有影响,因而生产主管部门或工程指挥部门也要参与采购工作绩效的评估。
4.供应商
供应商是采购过程中与企业采购部门合作最多、最频繁的一方,对于采购部门的运作方式、工作状态自然有较为真实、详细的了解。因而,有些企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向供应商探询其对于采购部门或人员的意见,以了解采购部门或人员的工作情况,间接地评价采购绩效。
5.专家顾问
为了避免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本位主义或门户之见,同时为了让评估更为客观、权威,可以聘请相关的采购专家或管理顾问,针对全盘的采购制度、组织、人员及工作绩效,做客观的分析与建议。
二、确定合适的采购绩效评估方式
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一个采购部门在整个企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一个配备了有能力的雇员和恰当组织的采购部门。定期合理地评价采购部门的绩效可以节省费用,直接增加企业利润。采购人员工作绩效的评估方式,可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评估方式。
1.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是配合公司年度人事考核制度进行的。一般而言,如果能以目标管理的方式,也就是从各种工作绩效指标中选择年度重要性比较高的项目中的几个定位绩效目标,年终按实际达到的程度加以考核,那么一定能够提升个人或部门的采购绩效。并且,这种方法因为摒除了“人”的抽象因素,以“事”的具体成就为考核重点,也就比较客观、公正。
2.不定期评估
不定期绩效评估,是以专案的方式进行的。比如公司要求某项特定产品的采购成本降低10%。当设定期限一到,就开始评估实际的成果是高于还是低于10%,并就此成果给予采购人员适当的奖励或处分。此种评估方法对采购人员的士气有巨大的提升作用,此种不定期的绩效评估方式,特别适用于新产品开发计划、资本支出预算、成本降低的专案。
三、确定合适的采购绩效评估方法
采购绩效评估方法直接影响评估计划的成效和评估结果的正确与否。常用的评估方法有以下三种。
1.直接排序法
在直接排序法中,主管按照绩效表现从好到坏的顺序依次给员工排序,这种绩效表现既可以是整体绩效,也可以是某项特定工作的绩效。
2.两两比较法
两两比较法指在某一绩效标准的基础上把一个员工与其他员工相比较来判断谁“更好”,记录每一个员工和任何其他员工比较时认为“更好”的次数,根据次数的多少给员工排序。
3.等级分配法
这种方法由评估小组或主管先拟定有关的评估项目,按评估项目对员工绩效作出粗略的安排。
总之,采购绩效评估是采购发展的重要环节,大大促进了采购市场的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环境下,采购绩效评估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采购管理一点通
采购效益是采购实现预先确定的目标和预算的程度,这个方面非常重要。一项策略要么有效益、要么没有效益,预先目标实现与否,这就是效益的评估。采购活动在现实预定任务时,计划采购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异说明采购效率。换言之,采购效率和实现预期目标所耗费的资源的衡量有关。因此,采购效率的评价也是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