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是编制生产计划表、负荷计划、日程计划、作业排程计划及物料计划等工作。这些工作又因企业的生产类型、生产规模、管理重点等不同而各具特点;编制顺序、编制方法及详略程度也存在着某些差异。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将生产计划按计划期的长短划分为期间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和日程生产计划3种,并按此顺序逐一进行编制。上述3种计划又被称为大日程计划、中日程计划和小日程计划。
3种计划的特征,如表3.12所示。
1)大日程生产计划
大日程生产计划是与利润计划、销售计划相对应的产品生产计划。计划内容与计划期间长短有关,一般时间刻度为年,故又称为年度生产计划。大日程生产计划原则上由经营者或高级主管拟订。
(1)大日程生产计划的特点
①计划编制前首先要明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以此为依据推算或制订计划中的各个指标。
②就生产过程来讲,为达到上述推算值或目标值,需要预测现有生产能力与负荷的平衡状况,而无须编制生产过程的具体计划。
(2)大日程生产计划的目的
①确保经营计划中目标利润和销售计划的实现,明确计划期间应从事的生产活动。
②充分利用生产能力。
③明确计划期内原材料、零部件及其他物资的大概需用数量。
④明确所需人员数量。
⑤明确机械设备、工艺装备等方面是否需要补充或者更新。
⑥向财务部门提供计划期内生产费用的预算方案。
(3)大日程生产计划的内容
①计划期内各品种的销售计划。
②计划期内的利润目标。
③计划期内的生产规模计划。
④计划期内的物资供应计划。
⑤计划期内的库存计划。
⑥计划期内的外协计划。
⑦计划期内的人员计划。
⑧计划期内的设备计划。
⑨计划期内的资金计划。
2)中日程生产计划
中日程生产计划是依据大日程生产计划编制的,它是大日程生产计划的子计划模块。中日程生产计划,一般时间刻度为季度或月份。大日程生产计划以市场预测需求或者销售计划为基础进行编制,中日程生产计划则是以大日程生产计划为基础编制,将计划目标值具体分解到各个季度或月份,保证大日程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中日程生产计划原则上由生产部门主管拟订。
(1)编制中日程生产计划的目的
①具体确定生产产品品种、数量和生产进度。
②实现各生产车间生产能力最佳的利用效果。
③计划各生产车间的负荷,将余力通知营业部门,作为今后接受订单订货的依据,以维持目标生产量。
④决定所需材料和零部件的品种、规格及数量和时间。
⑤决定所需机械设备、工艺装备的数量和时间。
⑥决定所需人员的数量和时间。
⑦决定所需外协件的品种、规格、数量及时间。
(2)编制中日程生产计划的必要资料和措施
①制造命令书、规格书及有关图纸。
②各工厂和车间的工序能力表。
③各工厂、车间及工序的负荷余量及余力表。
④各种标准资料。
⑤按周定期进行产销协调。
(3)基于中日程生产计划的其他计划
①工序计划。
②物资供应和零部件生产的计划。
③机械设备和工装卡具的计划。
④人员配置计划。
⑤外协计划。
3)小日程计划与生产排程
小日程生产计划是以中日程生产计划为基础,进一步明确各种已经确定的产品品种或订货合同任务应该在哪一作业场所,何时开始和结束作业所编制的作业实施计划,其时间刻度为天或者小时。小日程生产计划的执行主体是基层作业单位/作业者,原则上由制造单位主管拟订。编制日程计划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编制小日程生产计划要求按照基准日程原则,应尽可能缩短从下达指令开始到加工完毕的时间。
②不能打乱中日程生产计划或订货合同所规定的交货期,以求确保各种产品按期交货。
③平衡各个工序和作业者的作业负荷,减少无效时间。
④进行良好的生产计划排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