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质量是什么意思?工序质量的波动性与统计学规律

2022年10月19日10:01:25工序质量是什么意思?工序质量的波动性与统计学规律已关闭评论

工序质量的概念

工序质量因行业而异。一般来说,对产品可分割的工序,工序质量即为产品质量特性,如尺寸、精度、纯度、强度、额定电流、电压等。对产品不可分割或最终才能形成者,则通常指工艺质量特性,如化工产品、生产装置的温度、压力、浓度和时间等。有时,工序质量也可表现为物耗和效率。

工序质量属制造质量的范畴,质量优劣主要表现为产品或工艺质量特性符合设计规范、工艺标准程度的高低,即符合性质量。

通常对工序质量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5M1E,即操作者(Man)、材料(Material)、设备(Machine)、工艺方法(Method)、测量(Measure)和环境(Environment)六类要素。这六类要素具体如下:

(1)操作者,指操作人员的情绪、技术水平、质量意识等;

(2)材料,主要是指构成产品的原材料和生产中使用的辅助材料;

(3)设备,机床、辅助装置、工夹模具的精度和状况;

(4)工艺方法,加工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是否合理;

(5)环境,合适的温度、光线,整齐、清洁的场所;

(6)测量,测试仪器的精度和测量方法是否有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

具体产品(服务)的工序质量,并不一定是这六大因素同时起作用,而且这些因素也并不是同等地起作用。所以,通过工序分析,运用专业技术和经验,找出在工序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并把它作为质量控制的要点。

 工序质量的波动性与统计学规律

工序质量在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下,呈现波动性。工序质量波动包括产品之间的波动,单个产品与目标值之间的波动。质量特性的波动分为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

正常波动在每个工序中都是经常发生的。引起正常波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诸如机器的微小振动、原材料的微小差异等。正常波动对工序质量的影响较小,在技术上难以测量和消除。工序中的异常波动是由某种特定原因引起的,如机器磨损、误操作等都可导致异常波动。异常波动对工序质量的影响较大。

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目标是当工序出现异常波动时迅速发出信号,使我们能很快查明异常原因并采取行动消除波动。

产品质量虽然是波动的,但正常波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即存在一种分布趋势,形成一个分布带,这个分布带的范围反映了产品精度。实践证明,在正常波动下,大量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特性波动的趋势大多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正态分布是一个最普遍、最基本的分布规律,它具有集中性、对称性等特点。如图6-1 所示。

工序质量是什么意思?工序质量的波动性与统计学规律

图6-1

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由两个参数决定,即均值 μ 和标准差 σ 。均值 μ 是衡量分布的集中趋势,标准差 σ 是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当均值和标准差确定时,一个正态分布曲线就确定了。正态分布曲线与坐标横轴所围成的面积等于 1。可以算出:在 μ ± σ 范围内的面积为 68.26%;在μ±2 σ 范围内的面积为 95.45%;在 μ ±3 σ 范围内的面积为 99.73%。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