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制造的内涵

2021年6月7日12:04:47敏捷制造的内涵已关闭评论

敏捷制造的内涵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和西欧各国的经济遭受战争破坏,工业基础几乎被彻底摧毁,只有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向世界各地提供工业产品。所以美国的制造商们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策略是扩大生产规模。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欧发达国家和日本的制造业已基本恢复,不仅可以满足本国对工业品的需求,甚至可以依靠本国廉价的人力、物力,生产廉价的产品打入美国市场,致使美国的制造商们将制造策略重点由规模转向成本。

到了20世纪80年代,原联邦德国和日本已经可以生产高质量的工业品和高档的消费品并源源不断地推向美国市场,与美国产品竞争,又一次迫使美国的制造商将制造策略的重点转向产品质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当丰田生产方式在美国产生了明显的效益之后,美国人认识到只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还不能保证赢得竞争,还必须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当时美国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已经比日本慢了一倍以上,因此,速度问题成为美国制造商们关注的重点。于是,敏捷制造这种新型模式,成为美国21世纪制造业的战略。

1994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做了如下定义:

敏捷制造是指制造系统在满足低成本和高质量的同时,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

敏捷能力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反应能力,即判断和预见市场变化,并对其快速地做出反应的能力;

②竞争力,即企业获得一定生产力、效率和有效参与竞争所需的技能;

③柔性,即以同样的设备与人员生产不同产品或实现不同目标的能力;

④快速,即以最短的时间执行任务(如产品开发、制造、供货等)的能力。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