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观念

2019年9月12日14:01:26市场营销观念已关闭评论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是在特定的市场营销哲学或经营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而市场营销观念就是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利益方面所持的态度、思想和思维方式。企业市场营销观念的变化经历了五个阶段,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1.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是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最古老的观念之一,它产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得到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以扩大市场。这种观念的形成有两个来源:一是产品供不应求,二是成本太高。所以说生产观念是一种重视产量与生产效率而轻市场营销的商业哲学。例如,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去参观屠宰场,看见一整条猪按不同部位被分割后分别出售给不同的消费群体。受此情景的触动,福特的脑海中产生了灵感,为什么不能把汽车的制造反过来,将汽车的生产像屠宰场的挂钩流水线一样,把零部件逐一安装起来,就可组装成整车。福特把他的想法付诸实践,由原来单件小批量的生产转变成大批量生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产量大大增长,财富也高度积聚。亨利·福特甚至说:不论顾客需要什么类型的车,但我们只提供黑色T型车。

2.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产生在20世纪初,是从生产观念中派生出来的又一种陈旧的经营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高质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这种观念产生于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的形势下。此时企业最容易导致“市场营销近视”,即不适当地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场需要上,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缺乏远见,只看到自己的产品质量好,看不到市场需求在变化,致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3.推销观念

推销观念或称销售观念,产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的管理思想开始从生产观念或产品观念转移到了推销观念。这些企业认为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卖掉自己生产的每一个产品;要卖掉自己的产品,就必须引起消费者购买自己产品的兴趣和欲望;要想引起这种兴趣和欲望,公司就必须进行大量的推销活动。他们认为企业产品的销售量总是和企业做的促销成正比的。

推销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表现出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如果听其自然的话,消费者一般不会足量购买某一企业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本企业产品。推销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大量用于那些非渴求物品,许多企业在产品过剩时,也常常奉行推销观念。但推销观念仍是以企业为中心,同样是“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你就买什么”。

以上3种观念都是传统市场营销观念。

4.市场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产生在20世纪50年代买方市场形成时期,是挑战传统观念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经营哲学。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物品和服务,进而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

市场营销观念和推销观念相比较,市场营销观念注重买方需要;推销观念注重卖方需要。市场营销观念考虑如何通过制造、传送产品以及与最终消费产品有关的所有事务,来满足顾客的需要;推销观念以卖方需要为出发点,考虑如何把产品变成现金。所以说,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哲学,是消费者主权论在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的体现。

5.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产生在20世纪70年代,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修改和补充。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认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各个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务。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要求市场营销者在制定市场营销政策时要统筹兼顾三方面的利益,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