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供应商选择的“短板效应”
物料与采购和储存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材料的供应商,至少有两家,所以企业经常会“货比三家”。但其实,这种采购形式的成本较只有一家供应商时更高。
如果企业中的每一种材料都有三家供应商,那么就需要专门设置一个部门来管理这项工作,那就是采购部。然后,企业就要任命采购部经理,聘用大量采购员,并进行评估、选择供应商等工作,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费。时间久了,就会给采购人员造成一种错误的想法,即比价、议价、打压,也就是平衡控制供应商。供应商压力过大,就会造成经常性的停工待料,增加企业成本。
假设一个木桶有11块板组成,可是有一块板短了一半,那么这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可是,这样就浪费了其他10块板。有些企业为了防止产生这种现象,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即采用OEM法,每一种材料都对应一家供应商。结果就会出现供应商制约供应商,而不是企业制约供应商。
2. 物料管理的5R原则
通常意义上,企业的物料管理部门应保证物料供应适时、适质、适量、适价、适地,即物料管理的5R原则。
(1)适时(Right Time):即在需要的时候,及时供应材料,不断料。
(2)适质(Right Quality):即购进的材料和仓库发出的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标准。
(3)适量(Right Quantity):即采购数量与存量要控制适当,防止出现呆料和过多占用资金。
(4)适价(Right Price):即力争用最低的成本取得所需材料。
(5)适地(Right Place):从距离最近或供应最方便的供料商那里进货,确保随时进料。对于植物类材料,由于产地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所以还要考虑产地问题。
实现了5R原则,就可以确保满足物料供应在需求、成本、品质等各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