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要如何才可兼得?放在一起煮来吃啊。
父亲对儿子说:我想给你找个媳妇。
儿子说:可我愿意自己找!
父亲说:但这个女孩子是比尔·盖茨的女儿!
儿子说:要是这样,也可以。
然后这位父亲找到比尔·盖茨,说:我给你女儿找了一个老公。
比尔·盖茨说:不行,我女儿还小!
父亲说:可是这个小伙子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比尔·盖茨说:啊,这样,行!
最后,父亲找到了世界银行的总裁,说:我给你推荐一个副总裁!
总裁说:可是我有太多副总裁了,多余了!
父亲说:可是这个小伙子是比尔·盖茨的女婿!
总裁说:这样呀,行。
正和博弈就是不仅能一石二鸟,甚至可以一箭三雕。
正和游戏的思维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智慧,而且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用来解决很多看似不可调解、你死我活的僵局。那些零和或是负和的问题,如果转换一下视角,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就不是没有解决方法,并不一定非要牺牲某一方的利益。
市井里有一对夫妻,妻子半身瘫痪,勉强能拄着拐杖走路,丈夫是个聋哑人,这样一对组合,也过得挺幸福。由于丈夫不会说话,所以他们要买东西的话就会一起去,丈夫骑个三轮车,妻子坐在后面,买东西时妻子还会跟人讨价还价。他们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然有残疾,但却能默契配合,所以他们生活得倒也快乐。他们没有多大本事,但却能互补缺陷:妻子走路不便,丈夫却有强健的身体;丈夫不会说话,妻子却有好口才。这种互利互惠的情况,也可以称为正和博弈。
所谓正和博弈,就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体利益还是有所增加的。
人是群体动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可以不依靠别人独立而活。这本来就是一个需要互相扶持的社会,当你先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就会发现四周有这么多朋友。
因此,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果我们能从对方的利益出发,从共赢的角度出发,就能达到正和博弈的状态。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我得不到的东西,谁也别想得到!”“我办不成的事,谁都别想办成!”这种想法一旦进入人际交往,后果不堪设想,势必会出现僵持的局面。但如果此时大家都能不负气,互相谅解一下,采取合作的态度,那么矛盾冲突就会化解,人际关系自然越来越好。
一个冬天的上午,几个同学在图书馆看书,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空气太闷了,最好打开窗户透透气。”说着就走到窗户边,准备开窗户。但旁边有个同学马上跳起来阻止了他这一行为:“大冬天的,外面风那么大,一开窗户准冻感冒了。”于是一位坚持要开,一位坚持不让开,两个人居然发生了争执。图书管理员听到声音过来,问明原因,笑着劝两位脸红脖子粗的同学坐下,然后走到走廊,把走廊里的窗户开了一扇。
一个看似无法解决的矛盾,就这样解决了。如果我们能用好正和博弈,那么这个世界就多了很多和谐,少了很多没必要的争斗。人生存在社会,必然要同周围的人交际,交际就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如果想让自己的生存状态向好的方向发展,就需要懂得有关的生存博弈论;如果想让人际交往向健康方向发展,就必须以非对抗的方式,采取合作的态度,使交际呈“正和博弈”。
那么,如何利用正和博弈来使人际关系向健康方向发展呢?
首先是爱心。有爱心的人才能知道如何去关心他人,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思考,如何照顾他人的利益。其次是诚信。做人就要诚实守信,让别人信赖你,同时你也要信赖别人,如果你总是对人充满怀疑和排斥,一想到跟人交往就犹豫不决、充满恐惧,那么怎么可能会有好的人际关系呢?再其次是理解,人际交往是离不开沟通和交往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别人,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表达出来,以至于造成矛盾和冲突,那还谈何共赢呢?最后是要学会感恩。不管你接受了别人的任何恩惠,都要及时向对方表达谢意,让人知道你是个心存感恩之心的人,那么他就会乐意为你做得更多。
tips:这个世界上,过河拆桥的人是走不远的。无数事实证明,及时回报他人的善意,并不嫉妒他人成功的人,不仅会得到更多有力的帮助,而且会交到更多的朋友,有更多的人愿意跟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