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博弈:一锤子买卖与天长地久

2019年8月29日12:02:11重复博弈:一锤子买卖与天长地久已关闭评论

在现代社会,信用的价值越来越突显。同时,在这样一个时代,生产方式的发展使得重复博弈变得越来越普通。投机取巧、一锤子买卖、坑蒙拐骗会越来越行不通!

有许多景点一到假日期间物价就猛涨,门票,翻倍;酒店,价格翻几番也不一定能订得到;景区旁边的饭店,“宰你没商量”。为什么他们的心可以那么黑?因为他们觉得反正你下次就不再来了,不会成为回头客,不如一锤子买卖,这一次能赚多少是多少!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汽车站、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的一些商贩。这些人不见得有多坏,但对于陌生人,用不着讲信用,所以坑蒙拐骗时有发生,很难禁绝。

这就是个信用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想持久,就一定要讲诚信。生活,抑或工作、事业都一样。农村人之所以敢借给邻居三万块,那是有原因的,而你跟小区里的谁借钱试试,别说三万,借你三百都没什么希望。

农村人圈子小,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大家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个村庄,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都很熟悉,谁家发生什么事情,不出半日,全村人都知道了。因此,如果有某一个人做了损害他人的缺德事,必定会受到全体村民的道德谴责,也会被对方或对方的亲友记恨,甚至无法在村里立足。

而在城市中,成员数量非常大,形成一个“陌生人社会”。如果有人做了损害他人的缺德事,很容易就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难以让全城市的人都知道,像一颗石子投入大海难以引起大波澜。即便是生活在同一栋楼的居民,也常常是“老死不相往来”,哪家做过什么,其他人难以了解。

在农村,依靠道德和传统习俗就能较好地维持群体的正常秩序;而在城市,良好秩序要得以维持就必须依靠健全的法律和制度。“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这两种社会关系用在博弈论中,前者代表的是一种重复博弈,而后者代表的是一种一次性博弈。

重复博弈是一种特殊的博弈,是指在博弈中相同结构的博弈重复多次,甚至无限次。其中,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

在公共汽车上,经常会发生拥挤的情况,这时如果有一个空座位出现,我们往往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空座位旁边的是两个陌生人,他们可能就会争夺这个座位,甚至发生争吵;可如果空座位旁边的两个人相互认识,就会相互谦让,更不会因此发生争吵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两个相互认识的人之间是一种“不定次数的重复博弈”。在较长的时间内,相互认识的人会有重复的交往行为出现,因此为了维持以后的长期关系,他们会抑制对争取短期利益(在上面的例子中就是占座位的行为)的自私冲动,使得双方之间走向合作(即互相谦让的行为)。事实上,日常人际关系通过重复博弈得到真实的反映,因为人们为了以后长期合作,争得长期利益,必须维持好与身边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事实上,很多商业行为都可以用重复博弈来解释。例如,我们在生活中常能发现,那些销售伪劣商品、服务质量差的地方,往往是在车站、旅游景点等人群密集、流动性大的地方,因为在这些地方,商家和顾客之间的交易往往是“一锤子买卖”,很少有“下一次”机会。在这种“一次性博弈”中,商家认为,既然顾客再次光临的可能性很小,那何不“一次就赚个够”呢?“一次性交易”由于不用争取下一次交易机会,商家的行为容易有尽量牟取暴利并且带有欺骗性的特点。

而在一些社区或乡村中,由于这些地方的人员相对固定,处于其中的商家必须争取顾客再次光临才能赢得利润,只有提供较优质的服务和价廉物美的商品才能实现这一目的。以“熟客”为主要顾客群的商家与顾客之间进行的便是一种“重复博弈”。为了使顾客能成为“回头客”,商家一般会选择薄利多销,而不会选择“宰客”。

再回到上一节提到的“囚徒困境”,两个人是在进行一场一次性博弈。正因为是这种“一锤子买卖”的一次博弈,才让他们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选择了认罪。但如果这一博弈能反复进行,形成重复博弈,那么两个人就有可能通过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做法选择不承认罪行,这样使双方都能受益。

tips:一般来说,在经历了多次的重复博弈后,最终总会达到一个均衡点,彼此默契达成一种最佳策略。博弈各方都不会有单独打破这种最优状态的冲动,因此会努力维持这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并且一直维持下去。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