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沟通网络

2019年7月28日13:25:25非正式沟通网络已关闭评论

(一)定义与类型

非正式沟通指的是不受组织监督,也没有层次结构上的限制,不通过组织正式的沟通渠道进行,而是由员工自行选择进行的沟通方式,如员工之间的闲谈、议论某人某事、传播流言等,是一种非官方的、私下的沟通。因此,非正式沟通传递的信息常常称为“小道消息”,意即非正式的信息,不可完全当真,也不可完全当其为假。它可以自由地向任何方向运动,并跳过权力等级。

小提示

“小道消息”的三个特点如下。

(1)不受管理层的控制。

(2)大多数员工认为它比管理层通过正式沟通渠道解决问题更可信、更可靠。

(3)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与正式沟通渠道一样,非正式沟通网络也有自己的沟通模式。非正式沟通模式主要有单串型、饶舌型、集合型和随机型(见图1-1)。

非正式沟通网络

图1-1 非正式沟通网络的四种模式

1.单串型

图1-1(a):信息在个人之间相互转告,依次传递到最终的接收者。即由一个人将小道消息传递给另一人,该人再传给另外一个人。这类渠道传递的信息最容易失真,但最适宜传递那种不宜公开的信息或机密的信息。

2.饶舌型

图1-1(b):信息由一个人传递给了许多人,这个人是信息的传播者。如图中所示,信息由①传递给各人,①是非正式渠道中的关键人物,他主动把信息传播给其他很多人。

通常,在非正式的聚会中,人们通过闲谈来沟通,此时正好是传播小道消息的时机,因此饶舌型又称为闲谈传递渠道。

3.集合型

图1-1(c):信息有选择性地被转告给他人,也就是信息局限在特定的人之间传递。如图中所示,信息由①传递到几个特定的人⑤、⑨,然后再由他们传递给另外一些特定的人。

4.随机型

图1-1(d):信息在人群之间随机地传递(即碰见谁就传递给谁)。这种方式通常是非正式组织中最常用的一种沟通方式,也是传递非正式信息最常用的一种渠道。

(二)非正式沟通的优缺点

1.优点

首先,非正式沟通形式不拘,直接明了,速度很快,容易及时了解到正式沟通难以提供的“内幕新闻”。

其次,非正式沟通渠道中的沟通者往往趣味相投,容易形成非常合作、凝聚力强的工作群体或小团体。

最后,因为人们真实的情感动机往往是在非正式沟通中表露出来的,因此,合理利用非正式沟通能提高管理效率、形成凝聚力、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尤其是能解决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例子

受2008年金融风暴的影响,某公司决定减少年终奖的数量,但如果把这一消息直接告诉全体员工,必然会引起动荡。为避免动荡的发生,该公司采取了非正式沟通:公司安排一副总利用在员工餐厅午餐的时间悄悄地对身边的人说“刚开了个会,可能今年发不了年终奖。”说完后,副总有意无意地强调了一句“刚才说的事不要到处说!”。这么关系大家利益的事能不到处说吗?一天之内,整个公司就都充满着怨言“年年都有年终奖,今年看来是白忙乎了”。一些人甚至找公司高层理论,但得到的答复含糊其词。一个月过去了,就在大家带着不满、带着拿不到年终奖的抱怨的时候,又一条消息在员工餐厅从公司高层嘴里“不经意”地流出:“考虑到大家辛苦了一年,公司最终决定多少还是给大家发一点年终奖,只不过比去年少。”整个公司再次沸腾,大家的心情一下子从没有年终奖转变为似乎马上就能领到年终奖一样高兴,“公司真好,这么困难还能坚持给我们发年终奖!”“少一点不要紧,总比没有强。”

就这样,一件本来让员工难以接受的坏事反而成了振奋人心的好事!

2.缺点

首先,非正式沟通渠道内的信息往往是不完整的,由于难以控制,因此真实情况往往被歪曲,故一般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

其次,非正式沟通涉及较多的有关情感和个人情绪的问题,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容易被不同动机、不同目的的人利用,导致小集团、小圈子,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和人心稳定。因此,“小道消息满天飞”的情况会使士气涣散,令管理者难以应付。

(三)正确对待非正式沟通

首先要正视非正式沟通的存在。任何组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非正式沟通,管理者既不能完全依赖它获取必需的信息,也不能完全忽视它。

其次要重视非正式沟通。对于任何群体或组织的沟通网络来说,非正式沟通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有的非正式沟通本身就是对正式沟通不足的一种弥补,有的则正是组织真实情况的反映,还有的往往是群体成员愿望或不满的自然流露,许多不愿通过正式沟通传递的信息,都可能在非正式沟通中迅速传递。它表明一些员工认为很重要的事情,管理者未能予以详尽说明或足够重视。如果管理者对非正式沟通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敏感,就会有助于组织内的信息传递,改善组织的活动。所以管理者要善于从“小道消息”中捕捉合理化建议和诉求,发现群众舆论导向,做好舆情管理。

必须注意的是,重视不等于依赖。过分依赖这种非正式沟通会有很大的危险,因为这种信息遭受歪曲或发生错误的可能性相当大,而且无从查证。不实消息的散布往往给组织造成较大的困扰。

小提示

减少小道消息消极影响的建议

(1)开放沟通系统,公开那些看起来不一致或隐秘的决策和行为或是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安排。非正式沟通的产生和蔓延,主要是由于人们得不到他们所关心的信息,管理者越是故作神秘,封锁消息,则背后流传的谣言越猖獗。

(2)对目前的决策和未来的计划,强调其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指出其不利的一面。要想阻止已经产生的谣言,与其采取防卫性的驳斥,或指出其不可能的道理,不如正面提出相反的事实更为有效。

(3)合理分工,充实工作。“无事才会生非”,闲散和单调是造谣生事的温床,为避免发生谣言扰乱人心、士气的情况,管理者应注意不要使组织成员有过分闲散或过分单调枯燥的情形发生。

(4)公开讨论事情可能的最差结局,减少无言的猜测,培养组织成员对管理者的信任和好感,这样他们就比较愿意听组织提供的消息,也较能相信这些消息。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