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管理者并不是不知道沟通的重要性,而是不懂得沟通。或者可以这样说,在他们的企业内部并没有形成沟通的机制,而是缺乏良好的沟通体系。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企业内部沟通机制呢?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作为参考。
一、要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沟通机制和体系
在企业内部,一定要有一个沟通的规范。也可以这样说,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运用什么样的格式、什么样的语言风格,都要有一个规范。这样就不会出现由于沟通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信息的差别了。对于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我们应该形成一种制度,让其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企业内部沟通管理渠道,让广大员工能够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通过下情上达和管理者保持实质性的沟通,让企业内部的各种意见能以一种公开、公正、肯定的形式表达或宣泄出来,从而具备“保险阀”的功能,以提高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的管理水平。此外,如果员工对企业有任何建议,还可以通过写信或拨打电话的方式进行反馈。如果能将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进行规范,并形成一种合理的制度,就会非常有利于该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
二、沟通要具有信息化的特点
如今的企业都已逐渐走向信息化。企业的信息化也不断要求企业内部沟通的信息化,这是因为企业信息化能够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交流,能够让企业的办事效率得以提高,从而有利于营造出富有活力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内部的网络办公,能够加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管理者和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为员工能够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开辟畅通的渠道,还能够节约办公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让企业内部整体运营效率得到提高。而这种虚拟沟通平台的延伸,也使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文化更加具备真实性和有效性,更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
三、要实行双向沟通
企业的沟通通常必须是双向进行的,也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信号的下达都是自上而下之后自下而上,或自左而右之后自右而左的一个渐进过程。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企业沟通的正向性与准确性。但是,很多企业往往只注重自上而下的沟通,却忽视了自下而上这个重要的沟通方向。自上而下的沟通只是一种单向的沟通,比较偏重于领导向下级传达命令,这样就会让企业内部的沟通信号被误解,进而造成沟通的障碍。所以,企业的沟通必须具备双向性原则,特别是要重视自下而上的沟通过程。沟通就是要尽量消除员工之间的疑虑,能够设身处地,从集体以及个人的角度出发,寻求二者共同利益的一个平衡点,营造企业取得双赢的氛围。如果以此为目的,在思想上重视自下而上的沟通,就能够共同营造出一种民主、合作、进取的健康氛围来。
不管企业的大小,只要通过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不仅能够减小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种种阻力,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的变革。企业应该搭建并组织多渠道的双向沟通机制,通过建立多种渠道和开展各种活动持续向员工传达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向等,从而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四、沟通的方式一定要多样化
书面报告和口头表达是大多数企业中最为常见的沟通方式,但是书面报告最容易使人掉入“文山会海”之中,因而失去沟通所应有的效率。而口头表达则更容易被个人主观意识所左右,难以客观地传达沟通内容。所以,企业内部的沟通方式一定要多样化,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1.要让企业的领导和员工直接进行沟通。企业领导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前往基层调查研究以及检查工作,与基层员工进行交流沟通,从而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通过和员工代表进行座谈的形式,认真听取员工对企业各项改革的意见及建议,听取员工的意愿和呼声。
2.下属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可以通过部门的例会、交谈以及布置工作等方式来进行。
3.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企业员工的业余生活。通过举办一些能够体现整个企业团队精神的活动,比如“企业是我家”文艺晚会、拔河比赛、篮球比赛和足球比赛等,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构筑能够轻松进行交流沟通的方式。
4.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开展诸如“沟通面对面”等性质的企业文化论坛活动。
5.要积极办好企业内部的刊物。通过企业自办的报纸,将基层的业务发展情况或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予以刊登,并且及时将企业内部的重大决策或重要活动等上情传达给员工,让员工的思想与行动能和企业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