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人沟通过程中,当有矛盾发生时,试着先将自己的想法放下,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仔细地为别人想一想,你将会发现,许多事情的沟通并非想象的那样难。没有人会拒绝善意的提醒,对方一旦按照你的思路考虑问题,则成功也就不远了。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几乎每个季度都要在纽约的某家大旅馆租用大礼堂20个晚上,用来为学员讲授社交训练课程。有一次,他刚开始授课时忽然接到通知,旅馆经理要他付出比原来多三倍的租金。而接到消息以前,入场券已经印好且早已发出去了,其他开课的准备事宜也都已办妥。
很自然,他去与旅馆经理交涉。怎样才能交涉成功呢?两天以后,他去找经理说:“我接到你们的通知时有点儿震惊。不过,这不怪你。假如我处在你的位置,或许也会发出同样的通知。你是这家旅馆的经理,你的责任是让旅馆尽可能多地盈利。你不这么做的话,你的经理职位便难以保住。假如你坚持要增加租金,那么让我们来合计一下,看这样做对你有利还是不利。
“先讲有利的一面。如果大礼堂不是出租给讲课的客户而是出租给举办舞会、晚会的客户,那么你就可以获大利。因为举行这类活动的时间不长,而且他们能一次性付很高的租金,比租给我的租金当然要多得多。租给我,显然你吃了大亏。
“现在,来考虑一下不利的一面。首先,你提高我的租金,却是降低了我的收入。由于我付不起你所要的租金,我势必会再找别的地方举办训练班,因而实际上等于你把我撵跑了。
“还有一件对你不利的事。这个训练班将吸引成百上千的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到你的旅馆来听课。对你来说,这难道不是起了一个不花钱的活广告作用吗?事实上,假如你花5000元钱在报纸上登广告,你也不可能邀请这么多人亲自到你的旅馆来参观,可我的训练班给你邀请来了。这难道不合算吗?”
讲完后,卡耐基就要告辞,并在走之前说:“请仔细考虑后再答复我。”当然,这次涨租金事件的结果最后是经理让步了。
在谈判中,卡耐基没有说一句他要什么的话,他只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可以设想,如果他气势汹汹地跑进经理办公室,提高嗓门叫道:“这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我把入场券印好了,而且都已发出,开课的准备也已全部就绪了,你却要增加300%的租金,这不是存心整人吗?我才不付呢!”然后抖抖衣襟,很解气地扬长而去。
想想看,如果卡耐基这样做,那又会是怎样的局面呢?大争大吵必然办不成事,你也自知争吵的必然结果:即使他能够辩得过对方,旅馆经理的自尊心也很难使他认错而收回原意。卡耐基成功说服旅馆经理的过程,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为他分析利害得失的过程,然后和盘托出,让对方心平气和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