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管理目标
风险管理最主要的目标是控制与处置风险,以防止损失发生或减少损失发生的几率和程度,保障生产及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风险管理的目标通常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损失前的目标,另一部分则是损失后的目标。损失前的管理目标是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几率和程度;损失后的管理目标是尽快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保障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大的干扰。两者构成了风险管理的完整目标。
二、损失发生前的目标
1.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风险管理,预防为上。预防的精髓在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2.减少潜在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规模。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还可降低负面风险事件一旦发生所带来的损失,如证券投资的风险分散就可在相当程度降低投资不利时的损失幅度。
3.节约成本。风险管理者用最经济的手段为可能发生的风险作好准备,运用最合适的、最佳的技术手段降低管理成本。
4.减少忧虑心理。某些风险(主要指生产安全的隐患)给人们还带来了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紧张不安的情绪,这种心理上的忧虑和恐惧会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损失前的另一重要管理目标之一就是要减少人们的这种焦虑情绪,提供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有利生产生活的宽松环境。员工心理稳定、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是组织稳定、经营高效的前提,所以减少员工的忧虑心理,也是损失发生前进行风险管理的目标。
5.履行有关义务。企业生存于社会之中,必然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实施风险管理也不例外。风险管理必须满足政府的法规和各项公共准则,必须全面实施防灾、防损计划,尽可能地消除危及社区和社会安全的隐患,履行有关的义务,承担必要责任。一般来讲,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的价值,但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个企业只有能够创造社会价值,才会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三、损失发生后的目标
1.维持生存。这是在发生损失后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管理目标。只有维持生存,才可能逐步恢复和发展。实际上企业两大根本问题就是生存和发展。序言中已经谈过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这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对企业而言,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生存,才能谈发展。所以损失发生后的目标,首先是要保证企业的生存,保证不能因为一个事件、一个风险而对企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2.保证生产服务的持续,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避免客户流失。中国有一句话叫做祸不单行,企业发生的风险,可能就是竞争对手的机会。举一个简单的案例。某一个重要的生产车间失火,生产线受到重创,库存一些半成品全部毁于灰烬。对企业而言,这个时候不仅要蒙受失火、重新改装生产线、重新修复厂房以及这些半成品的损失,可能还会因为供不了货,被竞争对手趁机拉走自己的客户。对企业来说,这种影响可能是根本性的。因为等企业恢复元气的时候,客户可能已经和其他企业有了一个稳定的关系,再把失去的客户拉回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如何尽快保证服务生产持续性,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对企业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
3.实现稳定的收入。收入的稳定与生产经营的持续两者是不同的,它们是风险管理的不同目标。生产服务的持续可以通过牺牲收入来获得,而有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生产以外的稳定收入。
4.实现收入的持续增长。创造价值是企业经营,当然包括风险管理的最高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收入的持续增长。
5.处理好与各利益主体的关系,维护企业形象、品牌。这一点在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和危机事件以后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