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程序分析是程序分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分析技术。它以产品或零件的制造全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的符号,对各道工序的运行状态予以准确记录,之后发掘可改进之处。在系统分析时,强调系统性——从原材料购入到成品售出、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状态都要进行全面的分析。
1. 流程程序分析的原则
程序分析法主要是对流程现状进行分析,在分析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原则如下所示:
(1)明确区分分析对象是产品,还是作业人员。
(2)在现场与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分析。
(3)对于临时的工序流程变更,应以最基本的主流程为基准进行分析。
(4)在分析过程的过程中要同时思考改善方案。
(5)研讨改善方案时,以流程整体的改善为最优先考虑的目标。
因此,在程序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必须掌握最真实的程序信息,找到合适的改善点,力求达到最佳的工序运行效果。
2. 流程程序分析的优点及局限性
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程序分析法有很多优点。
(1)产品在流动的情况下被加工,程序分析法可以被用于对任何工序进行分析。
(2)与工序管理图对照,更易于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3)易于发现作业人员的多余动作。
(4)有助于作业人员对自己作业方法做出有效的改善。
(5)工序之间的时间关系及空闲时间可以清楚明了地展现出来。
(6)人与机械的运转状态可以一目了然。
但在应用该技术过程中,绝不可忽视程序分析这一技术的固有局限性,否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程序分析工作结果出现偏差,甚至做无用功。
(1)作业人员的动作不明了,往往也因作业人员的不同而使分析结果有所差异。
(2)必须紧随作业人员行动,方可观察到真实状态,否则难以做出准确记录。
(3)如果工序之间没有时间关系,那么分析工作便无法发挥作用。
(4)必须预先设计一定的时间精度要求。
企业在决定是否使用流程程序分析法时,应综合考虑其优点和局限性,进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