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合理化是什么意思?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2023年2月23日10:15:30运输合理化是什么意思?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已关闭评论

运输通过转移物品的空间位置创造了物品的空间效用,但由于其涉及的子系统较多,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合理优化。在物流理论中,一般认为合理、正确的物流应该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以合理的价格,将规定的货物送达正确的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必须充分思考运输合理化问题。

1.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不合理运输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对流运输。这是指同类的或可以互相代替的货物的相向运输,它是不合理运输最突出、最普遍的一种。倒流运输是对流运输的一种,指同一批货物或同批货物中的一部分货物,由出发站运至目的地后,又从目的地返回发运站方向的运输。

(2)迂回运输。由于路网的纵横交错及车辆的机动、灵活,在由某地到另一地之间往往有多条路线可以选择,凡没有选择最优路线的运输都可以称为迂回运输。

(3)过远运输。不就地或就近获得物品,而舍近求远从别处或远处运来相同物品,从而增加了在运输上的成本,造成运力浪费就称为过远运输。

(4)重复运输。这是指同一批货物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没有经过任何其他作业,也不是为联运和中转的需要,又重新装运到别处的现象。

(5)启程空载和返程空载。启程空载指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需要先空车行驶到某地才能将物品装车运输的现象,返程空载则相反,在将物品运输到某地后返程时空车行驶的现象。这两种运输都因为有空车行驶的距离,没有充分利用车辆的运能,也是一种不合理运输。

(6)运力选择不当。这是未考虑各种运输工具的特点而进行不适当的选择造成的不合理运输。常见的有弃水走陆、铁路短途运输、水运过近运输等。

2. 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主要有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5个方面。要实现运输合理化,就要充分考虑以上5个因素,选择合理化的途径与方法。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运能,减少车辆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公里数,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2)充分协调社会运能。企业运输能力始终有限,在企业运输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可以在成本和效益之间作出权衡,到社会上寻找运输能力。这样,既能够发挥企业的组织能力和专业水平,又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实现规模效应。

(3)合理选择运输方式。由于物品对于运输要求的不同,在运输方式的选择上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同样的商品,托运人对于运输价格的敏感与否,对于时间要求的紧迫与否,对于货损、货差的要求等都会影响物流企业选择运输方式。合理的运输方式还能够减少承运人的运输成本,协调运输资源,提高服务满意度,如直拨运输、直达运输、配载运输、特殊运输技术和工具使用、流通加工等。

(4)提高运输计划能力。在运输管理中,先进技术及理论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运输服务的能力。如GPS、GIS等的使用可以让企业随时掌握运输实况,合理计划运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使用可以在规划运输路线、处理多品种物品运输以及信息及时掌握上提高效率。

对于运输合理化的理解会指导人们作出正确的运输决策,在运输方式上需要考虑货物因素及环境因素;在运输路线上需要考虑运行路线及运行时间等因素;在运输承包商选择上要比较运输价格和服务质量;最后还要考虑运输过程的优化。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