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福特的大批量生产是一把双刃剑。大批量生产推动了大众消费,同时它使工厂工作变得枯燥无味。精益生产方式是否能够在恢复对工作的满意度的同时又提高生活水平,或者它是一把比福特更加锋利的双刃剑?
观点肯定是一分为二的。最近,美国联合汽车工人工会的两位成员争论道,对工人来说,精益生产甚至比大批量生产更糟糕。他们认为在加州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推行的精益生产系统是在管理人员的重压下进行的,因为厂长们不断地试图证明系统内正存在着松弛现象——浪费的工时、过量的工人、过量的库存,故而要消灭掉它们。批评观点认为这种做法比查理·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卓别林的小机器工厂里至少工人还不需要思考他们在干什么也不必想方设法进行改善。
对精益生产的第二种批评观点或许可以称之为“新技艺主义”的形式出现。这种生产方式仅在少数瑞典工厂里得到运用,但因为公众对技艺具有一种似乎不可动摇的信念,使它引起全世界的广泛注意。
让我们以瑞典西部的沃尔沃乌德瓦拉(Udevalla)新工厂为例。在这个厂里沃尔沃工人小组以小工作单元,在固定的组装平台上组装沃尔沃的740和760型车。每个10人的小组负责把一辆从油漆烘干室出来的车身组装成完整的汽车。从一个方面看来,这种系统完全转回到1903年亨利·福特的组装车间,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早已不用这种方法了。周期时间——工人重复做自己的动作所需的间隔时间——从大批量生产或精益生产方式的组装厂里的约1分钟,增加到在乌徳瓦拉工厂的几个小时。此外,组装小组里的工人只要每天完成4辆汽车就有权确定自己的节拍。他们在团队内能够随意轮换工种。自动化的材料运输系统把每辆车所需零部件送到工作小组。乌德瓦拉系统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比得上精益生产工厂的效率,同时提供一个更为人道的工作环境。
我们强烈地反对这两种观点。我们认为在紧张和持续挑战之间,以及在新技艺主义和精益生产方式之间,存在极其重要但又往往被误解的差别。
就第一种观点而言,我们同意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精益生产系统确实能够消灭全部松弛点——这正是它的“精益”所在,但它同时又向工人们提供了控制其工作环境所需的技巧和把工作完成得更加顺利的持续挑战。由于大批量生产往往充满令人心神麻木的压力,工人们费力地去组装很难制造的产品,而且对改进他们的工作环境束手无策。精益生产方式则提供一种创造性的紧张,从中工人有许多办法来迎接各种挑战。这种参与解决复杂问题的创造性的紧张,恰恰是区分手工的工厂工作与大批量生产时代的职业性“脑力”工作的东西。
当然,为使这种系统可行,管理人员必须向工厂的工人们提供全面的支持,并且在汽车市场疲软时做出牺牲向职工提供职业保障,这种保证,在历史上是只对重要工种的职工提供的。这才真正是一种相互负责的系统。
此外,我们认为一旦精益生产的原理得到全面实施,公司就有可能加快完成在20世纪90年代里把汽车组装中多数剩下的重复劳动工序的自动化工作。这样,到20世纪末我们预期精益工厂将几乎全部由高度熟练的、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所占有,他们的任务就是不断思考使整个系统运行得更为顺利而有效。
而新技艺主义的致命缺陷在于它永远达不到这个目标,因为它所渴望的是走向另一端,把回到手工艺的时代作为自己的目标。
我们很怀疑这种组织形式与精益生产相比究竟是否那么具有挑战性或自我实现。在一个较长的工作循环里,简单地用螺栓螺钉把大量零部件连接起来,和在一个短的工作循环里连接少数零件相比,只不过是极为有限的工作内容丰富化而已。真正的自我实现可能来自对每个小零件进行返工、调整使之配合良好。在合理组织的精益生产系统中,这种活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最后,几乎可以肯定,乌德瓦拉系统的生产率甚至比大批量生产还没有竞争力,更比不上精益生产。我们没有抽査过乌德瓦拉或卡尔马(Kalmar)这两个采用新技艺主义的沃尔沃工厂,但一些简单的算术运算就能说明:如果10名工人只是简单地把4辆车组装起来(不含焊接车身、喷漆和配料)需要8个小时——每辆汽车需要20个组装工时——乌德瓦拉与我们调研中的先进精益生产厂相比几乎毫无竞争的希望,后者只需要13.3个工时来完成全套的焊接、喷漆并组装出一辆尺寸略小、复杂性略低的汽车。
在讨论其他问题之前,我们就为什么精益生产不可能比大批量生产更令人感到压抑提出最后一个理由。简单来说,精益生产是“脆弱的”。而大批量生产为了使之能够运行,到处设有缓冲:额外的库存、额外的场地、额外的工人。甚至当零部件不能按时到货或许多工人病休或有些工人在产品大批量生产之前未能检查出问题所在时,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但是,为了使没有一刻松弛的精益生产方式——没有保险网——而能够运行,关键是每一位工人都努力工作。如果简单地按照大批量生产,即低着头心不在焉地把各种动作完成一遍,用这种态度来对待精益生产方式必然很快导致灾难。所以,如果管理人员不能领导,而工人又感到缺乏有效的相互责任感,完全可以预料,精益生产方式必将返回到大批量生产去。有一位精益生产经理在一次参观工厂时说:“大批量生产只不过是照章办事的精益生产方式,所以没有人采取主动并负责任地不断改善整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