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对于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是有特殊的意义。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包括技术的选择、技术地位的选择和技术获取方式的选择三种。
一、技术的选择
技术的选择就是对什么事或物进行开发的选择。而针对技术选择同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的协调经常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产品开发重要、市场开发重要还是技术开发重要?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有所侧重。一般说,一个企业选择了技术创新,其指导思想应该是对企业整体战略贡献最大的技术进行创新,而且应该是选择开发成功率最高的技术。
二、技术地位的选择
即企业是要追求技术领先地位处于技术跟随地位。
技术领先,即指企业通过率先创新而在竞争对手中处于技术“排头兵”地位。具有明确科技战略的企业,无论采用技术领先战略还是采用技术跟随战略,它们都是一种主动的战略。
三、技术获取方式的选择
技术获取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成本、时间、技术能力培养,可行性和风险性等因素。一般地,企业获取技术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主的研究开发
这种类型是企业通过市场调研、科技发展及市场需求预测,由自己的研究机构,开展基础理论及有关新技术、新材料等的研究,探讨新产品的原理与结构,从而研制出本企业独特的新产品或更新换代产品。它一般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阶段,多为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所采用。
(2)技术引进
这是指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买进技术。技术引进包括“硬件”引进与“软件”引进。
同自主研究开发相比,企业选择引进技术的部分或全部,这种做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减少风险。
技术引进是实现企业长期战略的手段。因此,企业不应满足于技术引进和短期效应,而应注意促进企业技术发展战略的实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战略。
(3)引进与革新相结合
这种结合方式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通过引进关键设备或对原有设备进行改装利用,并采用现代化的测量、监视与控制技术,使操作科学化,生产工艺达到最佳化。
在某些生产工序之间采用一些新技术、新设备、强化工艺过程,使生产流程合理化,并为连续生产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原有企业厂房与外围设备,折旧换新,引进先进设备替换落后设备。以技术引进带动技术改造,加速技术革新的步伐。提高折旧率或采用快速折旧法,促进设备革新与技术改造。
为了技术创新,企业就要进行开创技术发展战略。
企业创新想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制订具有前瞻意识的企业科技发展战略。立足于企业竞争的科技发展战略的类型有:
一、领先战略
即企业的科技开发以达到本行业领先地位为战略目标。这种战略要求企业投入大量资金。采用这种战略的企业一般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它们通过独立研究、协作开发、技术引进等种种办法,力求采用最新技术,通过技术的领先求得市场占有率的领先。日本SONY公司的“随身听”(Walk-man)微型音响、美国微软公司的“视窗”(Windows)软件等技术与产品的全球畅销就是典型的例证。
二、跟随战略
即企业紧紧跟随在领先型企业后面,采用新技术,但是,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对别人采用的新技术进行一定的改进与提高,同时在降低成本与拓展市场方面多下功夫。这种企业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但并不是仅着眼于技术创新,而是推出比领先企业产品“性能——价格”更好的产品。
三、模仿战略
企业自己不搞新技术开发,而是通过购买技术专利或专有技术,进行仿制。这种战略一般适用于科技开发能力相当薄弱的中小企业。
四、钻隙战略
几乎在各行各业中都有许多小企业的某些部分提供专门的服务,在所涉及的领域中,他们拥有的特定的技术、技能和资源。通过专业化为那些可能被大企业忽略或放弃的市场进行有效的服务。
五、综合战略
随着企业经营领域与规模的日益拓展与壮大,有相当多的大中型企业的主体技术及相关技术不是一项、两项,而是有多项。针对不同的技术领域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的总体经验战略,企业可以考虑采取不同的战略,把领先战略、跟随战略、模仿战略、钻隙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