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市场营销

2019年9月12日11:26:58市场与市场营销已关闭评论

一、市场

市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范畴。“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市场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唯一的。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从不同角度认识,市场具有不同的含义。

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在商品经济的萌芽时期,交换尚不发达,市场仅仅是指交换的具体场所,即买者和卖者在一定时间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换的场所,是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概念。《史记》中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就是对市场的最原始的描述,这可以说是“狭义”的市场概念。现在的商店、超市、工业品批发市场、农村集市等,都是买卖商品的地方,因而被称之为市场。

厂商要到哪里卖出自己的商品,这是厂商面临的一个重要选择。厂商可以利用现有的商业网点,简单地把商品送进超市;也可以主动地布局自己的营业网点,选择有利区位开店,专售自己的商品。

2.市场是商品销售的区域

作为交易场所的“市场”,只是一个“点”,这个点可以辐射一个“片”,即一个区域,满足区域内消费者的需求;更多的“点”,构成一个营销网络,就可以覆盖更广大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厂商销售自己的产品的市场领域。这是厂商面临的又一个重要选择。哪些区域适合自己的特定产品销售,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自然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等,需要厂商开展市场调研,做出准确判断。

3.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伴随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和广泛,“市场”也就无处不在了。当代社会,交换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交通、通信、金融业的发展,商品交换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换关系日益复杂,交换范围日益广大,交换不再被局限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因此,市场就不仅仅是指具体的交易场所,市场是所有卖者和买者实现商品让渡的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各种错综复杂的交换关系的整体。这里的市场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是二者的对立统一。这是市场的一般概念,或者说是“广义”的市场概念。经济学中的“市场”,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被理解和应用的。现在常说安排好国内市场、节日市场或某地区市场,不是指哪个特定的交易场所,而是指一定范围内商品供求关系的平衡。但是,在市场营销学体系中,“市场”通常不是在此意义上被应用的,而是有其特定含义的。

4.市场是对某一特定商品的需求

市场营销学主要是研究卖方的营销活动的。就卖方来说,“市场”只是需求一方。站在卖方的立场上,营销者研究买方的需求,适应买方的需求,开展营销活动,拓展商品销路,以达到自己的经营目标。因此,市场是指某种商品的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的总和。比如说,“北京的奢侈品市场很大”,指的是北京的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很大,而不是指交易场所大小。同行的供给者或其他卖方都是“竞争者”,而不是“市场”。卖方组成产业,买方组成市场。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在这里,“市场”等同于“需求”,在西方市场营销学著作中经常交替使用这两个术语。在我国常说的“市场疲软”一语中的“市场”,也是特指需求而言的。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看,市场等于需求,而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欲望。所以,市场包含三个主要因素,即具有某种需要的人、为满足这种需要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或者可以表示为: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这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就构成了现实的市场。

市场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商品生产的基础。从宏观讲,市场具有经济结合的功能,维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从微观讲,市场具有引导生产面向消费需求的功能,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市场;从消费者讲,市场是生活的保障。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市场进行分类。比如按区域划分为地区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按供求状态划分为供过于求的市场、供不应求的市场、供求均衡的市场;按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地位划分为买方市场、卖方市场;按竞争态势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按交易对象划分为消费品市场、中间产品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金融市场、人才市场等。在不同的市场领域和不同的市场状态中,需要不同的营销方略。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