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究竟是投资性的,还是投机性的?在股市中,你究竟是投资者还是投机者?
这是一个双重博弈的问题。要了解股市的性质,了解股民的行为是投资还是投机,就需要了解投资、投机以及两者与博弈之间的关系。
投资指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就是买入股票、持有股票,享受现金红利和红股回报,有实物投资和证券投资之分。实物投资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证券投资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由于上市公司经营有市场风险,所以投资股票具有风险。
投机就是低位买入、高位卖出股票,获取股价时空运动产生的差价收益。从金融学角度来讲,相较于投机而言,投资的时间段更长一些,更趋向于是为了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获得某种比较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收益,是未来收益的累积。股市投机是时间和价位上的投机,重在时机的把握。实践中,良好的股市投机活动可以促成资本的高效配置,为社会创造财富,失败的投机活动则会造成财富消失。如果资源配置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反映到股市上就会形成市场整体投机失败,财富缩水。
投资、投机与博弈的关系就是,作为股民,你究竟采取投资的方式还是投机的方式炒股票。博弈还表现在在市场上参与各方力量之间斗智斗勇,胜者取得转移的财富。股市不但有政策博弈、消息博弈,还有庄家、大户、散户之间的博弈,有控股股东间的博弈,有上市公司、投资人之间的博弈,有市场多空力量间的博弈,还有股民选择方式,即投资还是投机方面的博弈。凡是博弈就有胜负,在博弈为主的市场中,散户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其贡献者角色。
投资、投机、博弈在股市中相辅相成。因为投资性,有了牛市的底;因为投资的机遇与风险,有了博弈行为;市场的多空博弈,产生了投机的时机。西方股市投资性多一些,人们买股票往往注重现金红利回报。沪深股市博弈性多一些,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庄家行为。因此,股市赢家应当关注投机的时机。
股票投资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建立于广泛信用制度基础上的一种投资活动。它是个人、企业、银行及其他社会团体,用积累起来的资金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借以获取收益的行为,也是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化短期资金为长期资金,化消费资金为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投资者在进行选择时,往往需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报酬,二是风险,三是时间。一般来说投资的期限越长,投资收益越多,风险也就越大。
股票投机是投资的共生物,它是股市的连带产品,是指货币持有者利用证券价格的上下波动来赚取证券买卖差价的行为。股票投机按性质可分为合法投机与非法投机;按程度可分为适度投机与过度投机。在股票市场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投机行为,有投资就必然会有投机。
在股票市场体系中,作为股票市场共同产物的投资与投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投资不同于投机,其区别主要表现在:
在投资动机上,投资者买卖股票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获取稳定的利息和股息收入,其次才是资本收益;而股票投机者则更重视买卖差价,以期获取较高的利润,使资本增值。
在投资时间上,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时间较长,少则几个月,多至一年或数年以上,以期获得较高的报酬;而投机者则热心于交易的快速周转,持有证券时间较短,多至几个月,少则几天,甚至当天卖出,频频进出,从中谋利。
在决策依据上,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时,较为重视基础价值分析,主要依据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综合指标的分析考察,来测评证券的投资价值;而投机者主要依据的是对市场行情短期变化的预测,更重视技术、图像、心理分析。
在风险程度上,投资所包含的风险有一定限度,因而投资者对投资的安全性较为关注,主要购买预期收入比较确定而本金相当安全的股票,因而承担的风险较小;投机者为了赚大钱,愿意冒较大的风险,既可能获得巨大收益,也可能遭受巨大损失。
投资与投机从一定程度上讲,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并可以通过博弈相互转化的。在实践中往往投资中具有投机,投机中具有投资,在炒股的过程中往往又存在投资和投机的双重博弈。
很多股民刚开始炒股的时候,因为不成熟,总是看见股票的价格上涨就赶紧买入,以获得小利,看见股票下跌就抛出,患得患失。这纯粹是一种投机行为。经过一段较长的博弈阶段,有的新股民就会成长为成熟的投资者,理性判断股市走向。可是这段比较长的博弈过程却是十分艰难与激烈的。一方面,投机如果没有达到期望的收益率,这些人就十分向往投资行为,想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投资者。可是,另一方面,一旦自己所持股票在短时期内下跌,不成熟的心态又驱使股民转向投机。很多股民就在这样的博弈过程中,选择了逃避。因为他们总是在投机的时候,渴望投资,长期拥有股票。理性投资如果一旦长期拥有了股票,就成为了投机行为。他们经不起股市的波动,作出投机的反应。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投机不成功,无奈被套牢。股价稍微一跌,就迫不及待地割肉,以减少投机的损失。
另外,当股价暴涨暴跌、波浪起伏的时候,则往往出现投机过度,一部分投资者有可能经不住高额利润的诱惑而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了投机者的行列,此时投机则成股票市场的主旋律。
在现实中,股票投资是很必要的,它是将闲置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进而获得投资收益的重要形式。但是,并不是说投机不好,适度的投机也是股市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投机在股票投资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加强股票市场的竞争性。当股市中存在相当多的投机性交易时,任何人企图对市场进行垄断性控制就显得非常困难,从而对垄断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例如,当市场某机构或某大户操纵某只股票时,即所谓的“坐庄”,另外一些投机者可乘机跟庄“坐轿”,从而抑制股价的巨幅波动。
而且,投机者不注重利息和股息收入,而是利用价格变动来获取收益。他们在价格较低时买进,价格上升后卖出,这有利于调节股票市场的需求。
但是,过度投机则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它会导致股票有效需求萎缩,不利于形成稳定的投资群体。过度投机,股市必然暴涨暴跌,若长期维持这种高投机性,那么在投机过程中的失败者就会逐步退出股市。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几年参与股市投资而赢利的多是机构、大户,而亏损的往往是新入市的中小散户。所以过度投机必然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造成有效需求的逐步萎缩。
就是因为投机有上述的利与弊,所以股市中投资与投机的博弈将继续下去。死抱投资理论不能适应股票市场,完全没有投资观念也做不好真正的投资生意,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投资者真正进退自如,保持良好的心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