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

2019年7月24日22:26:55第五项修炼已关闭评论

彼德 ·圣吉教授在研究了大量企业兴衰史和亲身参与了大量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企业要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迈向学习型组织,就必须具备如下五项修炼的技能。

1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一个建立愿景和实现愿景的不断循环的过程,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修炼。

它构成了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愿景是相对具体的未来所期望景象,是人们相信却不能立刻实现的未来。

具有高度自我超越的人, 愿景不仅为其描绘了未来一个美好的蓝图、一个美丽的梦,而且为其提供了一种未来的召唤和驱使人奋进的动力,促使人内心渴望努力去实现这个愿景。

当一个愿景被实现, 人们就会再设定一个更高的新的愿景,从而使自我超越成为一个不断重新聚焦、 不断循环、不断自我增强的过程。

自我超越修炼能否成功,最为关键的策略的一点就是能否正确和有效地保持创造性张力。 创造性张力就是激励人不断学习和进取的动力,是自我超越的核心原理,它整合了这项修炼的所有要素。 由于它主要来源于实现愿景的精神动能,所以又称精神创造性张力。

发挥创造性张力的关键,一是要忠于自己的愿景;二是要忠于真相, 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现状和失败, 为此就需要克服掉情绪张力和结构性冲突。 情绪张力是创造性张力的反作用力,它利用人们的惰性和对困难的畏惧,将人从愿景中拉回现状, 从而使愿景受到侵蚀。 结构性冲突是对自我能力缺乏信心,深信自己无力实现愿景。

自我超越修炼的最高境界是实现潜意识的自我超越修炼。 自我超越修炼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而非有意识地刻意为之。 当然,这更是一个漫长的学习和修炼过程。

2.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改善心智模式是一种把镜子转向自己,发掘并客观地检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维逻辑, 借以改善自身思维方法的修炼。 心智模式作为一种深植于人们心中不易被觉察与检视的思维方法, 影响着人们对事物和社会的观察、 认识及其相应的行为。

改善心智模式的关键是实践开放、分权和实质贡献的核心价值。 一个组织中不提倡或不能正确有效实践这三项核心价值,则组织中就不可能有心智模式的改善,就不可能有真诚帮助、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的环境。 同时,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重点是对自己心智模式的反思和对他人心智模式的探询。 反思的作用就是放慢自己的思维逻辑, 检视自己心智模式的形成过程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在这方面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或跳跃式的推论。 探询的作用就是通过每个人明白无误地说出自己的思维逻辑,面对面地了解他人心智模式的形成过程,并开诚布公地接受检验,从而发现问题,影响对方或被对方所影响。 这种团队学习,从组织制度上保证了心智模式的共同改善。 无论是心智模式的反思还是探询,阿吉瑞斯教授发明的“左手栏”都为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练习工具。

3.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建立共同愿景是一个将个人愿景整合为共同愿景,达到组织成员的愿景彼此真正分享与融洽,你愿景中有我、我愿景中有你的修炼。 共同愿景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和景象,它能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使组织成员有一种归属感和使命感, 并将这种感觉深植于组织的全部活动中,使各自不同的活动融合在一起,为之努力奋斗、为之甘于奉献。

建立共同愿景修炼的关键,一是要从个人愿景建立共同愿景。 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组织成员发展个人愿景,共同愿景的建立也应与大部分组织成员的个人愿景方向一致,不应与之相冲突,而且是更上一层楼,使共同愿景变成个人愿景的延伸。 二是要使共同愿景深植于每一个组织成员的心中。 这就要求共同愿景必须和组织成员信守的价值观相一致,且管理者要率先垂范,乐于奉献。 三是要忠于真相。 再好的愿景都将因不忠于真相而难以实现。

4.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是一种发展团体成员整体合作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修炼。 团队学习是利用集体的优势,通过开放性的交流,发现问题、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因为现在几乎所有重要决定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透过团队作出并进一步付诸行动的,因此团队就成了现代组织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佳的学习单位。

团队学习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团队学习如何达成高于个人智力的团队智慧;

二是团队学习需要既具有创新性而又协调一致的行动;

三是团队学习不可忽视团队成员在其他团队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影响。团队学习的修炼关键是要精于运用深度会谈与讨论这两种不同的团队交谈方式。

深度会谈是自由和有创造性地探究复杂而重要的议题, 首先暂停个人的主观思维,彼此用心聆听,然后互相做深入的交流,暴露出思维的不一致性,最后通过头脑碰撞汇集成集体的智慧。 讨论则是提出不同的看法, 并加以辩护,最终的目的是说服对方,使个人的观点被他人接受,是胜利导向型的。 它们二者具有互补性。

5.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扩展人们思考的视野、让人 “见木又见林” 、由局部到整体的一项修炼。 修炼的精要在于心灵的转换,即一要观察思考环状因果的互动关系,不被线段式的因果关系所迷惑;二要观察思考一连串的变化过程,不被片段的、一幕一幕的个别事件所迷惑。修炼的关键点有两个: 一是系统的观点;二是动态的观点。

在进行系统思考修炼时,圣吉教授为此提出了一整套系统思考的语言和模型。 其系统思考的语言包括不断增强的回馈、反复调节的回馈和时间滞延。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总结提出了企业组织中系统思考的9个基本模型,分别为反应迟缓的调节环路、成长上限、舍本逐末、目标侵蚀、恶性竞争、富者越富、共同悲剧、 饮鸩止渴和成长与投资不足。

6.五项修炼的整合

五项修炼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具有正相关性。 每一项修炼的成败都与其他修炼的成败密切相关, 决不能孤立或分割开来。 其中,系统思考的修炼至关重要,起着从整体上整合其他各项修炼成一体的作用,并强化着其他每一项修炼的作用。

少了系统思考的修炼,就无法探究各项修炼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就不能打通各项修炼之间相融合成一体的渠道, 实现修炼“1+1》2”的效果。 当然,系统思考的修炼也需要其他四项修炼来配合,以充分发挥它的潜力。 而每一项修炼本身又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应用,才可能掌握,也才有可能真正领悟它的精髓并融会贯通。 随着修炼进入到精髓层次, 各项修炼就会越来越近,它们的差异也变得越来越细微。

这是修炼的高级阶段, 只有经过长期的修炼方可达到这种境界。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