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P根据MPS来确定与这个计划有关的每一库存项目的净需求和为满足这些净需求所需的库存储备。所有这些需求及库存数量都是按时间分段的,即不仅指出数量,也指出相应的时间。MRP方法也包括在逻辑上相关的一系列处理步骤、决策规则以及数据记录(这些数据记录也可看作系统的输入)。在MRP系统中,每当MPS或库存状态或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时,都要重新安排净需求和库存储备计划。在编制计划的过程中,MRP系统根据各个库存项目的总需求来分配现有库存量,并复查各个已下达的订货时间是否仍有效,以便决定净需求量。为了满足净需求,系统为每个库存项目建立一个计划订货日程表,其中包括即将下达订货的订货数据,也包括今后订货的数据。
MRP在计算物料需求时主要涉及以下指标数据。
(1)毛需求量[gross requirement,G(t)],指某库存项目(物料)在每个时间周期的总需求数量。最终项目的毛需求由市场预测和客户订单确定,相关需求的毛需求由它的高层项目中的计划订单信息和BOM结构关系确定。
(2)计划接收量[scheduled receipts,S(t)],指通过生产订单或采购订单方式,在本计划期前已经下达订货指令,并将在本计划期内某时段到货的量。
(3)预计库存量[projected on hand,H(t)],指某一时段的预计库存量等于前一时间周期的预计库存量加上同期的计划接收量,并减去同期的毛需求量。
(4)已分配量(allocations)和可用库存量(permit available balance),指在仓库中为特定的客户订单、车间订单或维修工作而保留一定的物料量。其特征是物料还在仓库中,但已分配给某一订单,分配的数量称为这个物料的已分配量,可用库存量是将库存中物料的数量去除已分配量而得到的库存物料数量。
(5)净需求量[net requirement,N(t)],指在MRP中,一种物料的净需求量等于同期的毛需求量减去同期的可用库存量,再减去安全库存量,如果其值小于等于零,则净需求为零。
(6)计划产出,指按照所生成的计划订单,物料采购或加工完毕的时间和数量。计划产出时间即为该时段,产出数量由同一时段的净需求量来确定;而且在计算计划产出量时,需要考虑批量策略,计划产出量不能小于净需求量。
(7)计划投入,指按照所生成的计划订单,物料采购计划或加工计划下达的时间和数量。计划下达时间由计划产出时间和该物料的提前期来确定,计划下达数量由计划完工数量及损耗系数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