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企业的扩张模式:圈地模式和跳跃模式

2023年3月13日07:52:13连锁企业的扩张模式:圈地模式和跳跃模式已关闭评论

区域扩张模式,就是网点空间布局模式。在初创时,许多连锁企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区域扩张思路,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扩张思路也渐渐明确。区域扩张模式主要有两种:圈地模式和跳跃模式。

1.圈地模式

圈地模式是指连锁企业在一个区域内集中资源开店,将可能开设的门店数量尽量开设完,再寻找另外的开店区域,以便充分挖掘该区域的市场潜力,发挥资源整合优势,降低管理成本和后勤服务成本,增大宣传效果,以达到获取规模效益的目的。

圈地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一个城市为目标,集中资源在该城市迅速铺开网点,大造声势,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种网点布局战略对消费相对分散且区域性竞争不明显的便利店、冷饮店等尤为适用。例如,日本的7-11便利店通过特许经营方式拓展分店时,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集中开店,在一个地区取得市场支配地位之后,再进入下一个地区,而不是追求“全面开花”。

圈地模式的另一种操作方式是连锁企业在考虑网点布局时,先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然后以配送中心的辐射范围为半径逐步扩张。这种方式更注重配送中心的服务能力,以求充分发挥配送的潜力。配送中心的辐射范围一般以配送车辆60~80千米的时速,在一个工作日内可以往返配送中心的距离来测算。这种布局战略对要求商品配送快捷高效的标准超市尤为适用。据一般正常运转的连锁超市的情况来看,配送中心的成本一般要占到整个超市销售额的4%,所以配送中心的成本是整个企业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

圈地模式的优势:一是充分发挥配送潜力,减少总部的投资压力;二是提高了商品的配送效益,保证了送货的及时;三是节省了人力、财力、物力,提高了管理效率;四是降低了连锁企业的广告费用,实现了形象上的乘数效应。

圈地模式的风险:采取这一扩张模式,必须等待在一个区域开完计划的门店之后,再进入另一个区域,所以要完成整体的布点工作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也就有可能错失那些当前值得进入的区域或城市,让竞争对手抢得先机。

2.跳跃模式

跳跃模式是指连锁企业在当前值得进入的地区或竞争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分别开设店铺,即看准一个地方开一家,可以同时不断跳跃地在各区域开店。连锁企业采取这种方式扩张主要出于两种目的:一是希望占领某个大区域市场,先不计成本,不考虑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着眼于整体网络的建设,对有较大发展前途的地区先入为主,抑制竞争对手的进入;二是希望避开强大的竞争对手,先求生存,后求发展。

跳跃模式的优势:一是抢先占领有较高价值的地点,取得先发优势;二是企业将门店开设在商业网点相对不足或竞争程度较低的地区,可以避开强大的竞争对手,迅速站稳脚跟。

跳跃模式的风险:一是不同地区市场的差异性较大,企业难以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因而在发展初期,难以有效整合企业的资源;二是如果门店之间跨度太大,企业物流配送跟不上,就难以满足各门店的配送需求,因此采取跳跃模式的连锁企业需要充分考虑物流配送的安排;三是由于区域跨度较大,如果企业没有相应的管理控制系统,则不利于树立统一形象;四是这种模式对门店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总之,在区域扩张模式的选择上,对于创建时间不太长的连锁企业,多数专家建议不要将战线拉得太长,以免顾此失彼。但上述两种区域扩张模式并不是完全排斥的,连锁企业也可根据自身条件设计适当的区域扩张战略,甚至可以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