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形象的大势所趋:CI战略

2019年7月13日21:43:11企业形象的大势所趋:CI战略已关闭评论

20世纪50年代,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各行各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企业经营开始趋于多元化、国际化,与此同时,市场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竞争,生存与发展成为各个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欧美先进企业开始在企业形象问题上投以关注,纷纷实行统一企业形象的经营战略。但是因为一些原因,直到60年代中期,对于这种崭新的战略在名称上、概念上都还没有形成共识,人们对其仍有着各种各样的称呼。

到60年代末期才终于有了统一的名称:Corporate ldentity,也就是瓤。CI通常被译为“企业识别”,意译为企业形象设计。Corporate是指一个团体或者企业,Identity在汉语中可解释为“辨别、辨认”之意。也有人称之为CIS,即指英文Corporate ldentity System的缩写。

那么,CI确切的定义是什么呢?

CI是指企业主动地、有意识地将企业的各种特征向外界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其有一个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让他们识别并留下良好的印象。

CI战略的出现,使企业差别化战略摆脱了单纯依赖视觉差别设计,成为企业整体的、全方位的、系统的经营战略。

CI理论从诞生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但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因而对CI的定义或解释不尽相同。

鉴于“企业识别”一词的多义性,一句简短的语言难于概括其丰富的含义,我们将这些含义综合起来做一个较全面的诠释。

首先,辨认、认识意义上的企业识别,表明企业自身的身份与性质。例如:当我们看到“万宝路”、“可口可乐”两个标志时,我们很快会想到前者是香烟,后者是饮料。

另外,传播意义上的企业识别,对内表明一个组织内部的某种同一性;对外表示本组织的个性存在以及区别于其他组织的差异性。例如:国际航空公司的服务体系,不论乘客是来自哪个国家和民族,其享受的服务都是相同的。

其次,社会意义上的企业识别,表明个体意识到自己应归属于某一群体。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等都要服从制度,从而使这一群体中的个体能互相沟通和认可,相互协作与支持。例如企业的分公司、子公司与总公司的关系。

总之,所谓企业识别,就是一个企业借助于直观的标示符号和内在的理念等证明自身性与内在同一性的传播活动。其显著的特点是同一性和差异性,正如日本学者山田理英所说:“从主体性的角度来看,Identity就是对‘我是谁’的疑问和回答;从同一性的立场来看,Identity是企业本身某些事物的共通性。”CI为企业成功奠基企业的经营资源主要包括人、财、物三方面,推行CI后,企业的经营资源会由于处于“活化”状况而发生神奇的变化。

一、CI有利于企业稳定原有职工队伍,不断吸收招揽到优秀人才。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但是新技术、新产品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松下幸之助就曾告诫其员工:“松下”不仅只是创造更好、更新的电器产品的企业,还是创造更新、更优秀的人才的企业,只有具备优良形象的企业,才能赢得人才的信赖,才能保证经营不断进展、规模不断扩大。

CI通过塑造富有个性的企业形象,可以在人才市场上占有巨大的优势:

首先,由于企业形象有一定的倾向性和针对性,因此,因企业形象慕名而来的新职员也就具备了更加符合企业特定要求的集中性,即企业所表现出的形象与这部分新职员的愿望和要求相一致。

另外,由于推行CI后的企业有着强烈的“文化氛围”,使新进员工能很快受到鼓舞与熏陶,较快地适应工作。

二、有利于企业的融资,扩大社会资金的来源,增强股东的投资信心。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融资渠道,很难扩大再生产,获取更大的规模效益。CI塑造的良好企业形象,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获得银行的支持以及股民的信赖,扩大企业的融资能力。

英国的鲍施·洛勃公司是光学仪器制造商,而且具备制造技术方面的绝对优势,但其股票变动却只为人数不多的分析人员所追踪。于是企业决心变革,在收购了一系列其他公司后,转而变成一个以健康保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组织。

为了改变股票分析人员的观念,公司将自己公司的名称改为“健康保健和光学国际公司”,放弃以往的制造业名称。这样公司摆在分析人员面前的便是四个主要的赢利颇丰的领域,它们分别是个人健康、医疗、生物医学和光学。结果,公司的股票价格在6个月后便猛涨了40%。

据美国一些著名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企业名称改变后,不到两个星期就可以看到股票市场相应的变动。

日本股票投资的专门杂志和书刊也认为“公司名称的变更,正代表着企业的革新,所以会影响该企业的股票价格。”如日本冷藏株式会社为配合多元化经营的发展,于1985年将公司名称改为“NICHIREI株式会社”,致使该公司的股票价格飞涨400日元。

三、CI有利于争取到更多的供应商和销售商,扩大企业的流通渠道。

研究企业形象的尼古拉斯·印德认为:“购买与销售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验,另一方面是形象。作为一个购买公司,如果能以相对低的价格买到高质量的产品,那么公司的名誉会因此而得到提高。”

能做到这一点,应该归功于公司单独统一的企业形象。如果公司是高度的多元化经营的公司,而且使用一系列的贸易名称进行经营,那么,这些贸易公司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供应商也会凭借不同的经验介入贸易关系之中。

可见导入口后,有利于企业建立一个统一高大的形象,使供应商愿意以低批量供给产品。这一原理对销售商也同样适用。

总之,CI所创造的优良企业形象,可以增强供应商和销售商的供销信心,促使供销商勤进快销,并使之与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供销网络与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扩大企业产品的销售。

四、CI有利于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英国的一家策划顾问公司负责人奥立佛通过参加名牌产品的商务活动,与世界上1000多家优秀公司的客户接触后认为:“对名牌产品有着高度认识的企业必然成功。”名牌,在消费者眼中,是信任的标志,是荣耀的象征。名牌所引伸出来的气派和身价,让消费者认为即使花费比同类商品高出很多也值得购买。

由此可见,由于名牌商品价格往往高出其实际价值,所以厂家就有利可获了。

总之,CI的推行使企业信息的传播简单化、差异化,易于被公众识别和认同,有利于搞好与公众的关系,从而可以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同时,CI本身创造的企业优良形象,也使其与公众关系的运转有了坚实的基础。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