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关系定律的启示
互惠关系定律很容易理解,管理者如果希望员工为公司鞠躬尽瘁,那么就要从自身做起,真正地关心下属。只有真诚地帮助员工,员工才会用真心来回报你!
心理学上说的互惠关系定律内容是“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中国古语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在现代职场上,职员也是能够为认可自己存在价值的管理者鞠躬尽瘁的。管理者如果希望员工做出某种行为,就要对这种行为做出诱导性的行动——关心或者奖励员工的行为,才能得到所希望的效果。这就是所谓互惠关系定律。
一位优秀的管理者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指挥家,而应该处处为员工着想,最大限度地为员工提供服务。身为管理者,仅仅发号施令是不够的,关心下属也是管理者的必修课。一个高明的管理者,不仅要善于发挥下属的能力,更要善于通过为下属排忧解难,从而唤起他们的内在工作热情——主动性、创造性,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而不会由于奖励不公或者缺乏上司的关心而导致跳槽。
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真正关心下属,那么下属也就不会对企业产生真正的忠诚。要激励员工去做某件事,只有让他知道,做这件事对他对公司都有好处,他才会努力去做。管理者所讲的鼓励员工上进的话,介绍企业的远大目标等,也许会使员工在某一时段内发奋工作。但是,这些口头上的激励,必须以物质为基础,才能长久地发挥作用。如果一个企业有非常远大的目标,但却不能保障员工现在及今后的生活,那么无论精神激励多么振奋人心,效果也不会太长久。员工们在一阵发奋工作之后,心情会逐渐趋于平静,然后会向自己发问,这样为公司拼命工作,对我究竟有什么好处?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内心的真实想法,把他们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目标和需求结合起来,再通过评估与奖惩,把这种价值表现出来,才能真正长久地激励员工,努力去做领导者希望他们去做的事,成为忠于公司,为公司尽情效力的人。
互惠关系定律的例子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他管理公司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他善于为员工解决各种问题。他在回忆录中记载着自己刚担任管理者时的一件事:
一天,公司一位年轻的员工得知妻儿因为家乡房屋拆迁而失去了住处后,十分焦急,去找他的上级卡耐基,想请假回家安排一下。因为当时业务繁忙,人手又少,所以卡耐基不想让他在这时请假,于是就对这位员工说了一通“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司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之类的道理,想让他安心工作,不料这位年轻下属当场就被气哭了。他气愤地说:“在你们看来这是小事。可对我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我的妻子和孩子都没有地方住了,你还让我安心工作,请问,我怎么还能够安心工作呢?”卡耐基后来在日记中写道:“这位年轻人的一番大实话深深震动了我。”他对所谓“大事”和“小事”进行了一番辩证的思索后,立刻去找那位年轻的下属,向对方道歉并且准了他的假,后来还亲自到这位下属家中去探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位后来的钢铁大王当时也才23岁。他在回忆录上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是别人给我在通向领导的道路上上的第一课,也是刻骨铭心的一课。”
关心体恤员工,就是要站在员工的角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个道理是适用于任何组织的。管理者只有多为员工的切身利益考虑,员工的忠诚与积极性才会得到激发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