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法则的启示与例子:没有B计划

2019年7月11日15:59:45乔布斯法则的启示与例子:没有B计划已关闭评论

乔布斯法则的启示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认为,在进入一个新领域时,必须倾注全力打造一款产品或服务,没有备选方案,没有退路,也就是说只存在A计划,没有B计划,苹果公司明星产品iPod、iPhone莫不如此,这就是乔布斯法则。也就是说,在企业创始之际,或者在开拓新产品之际,只有向前,不能退后,也没有折中的B计划,如果不能够实现既定的A计划,那么就意味着失败,借用中国一句成语,那就是只有“破釜沉舟”才能成功。

项羽是楚国贵族,少年习武,力大无穷,长大后成为秦末起义军的领袖,意欲推翻秦王朝。有一次,秦军攻下赵国,赵王逃到巨鹿,派人向楚国求援,楚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楚军前去救赵。

项羽带领部队靠近秦军,然后迅速决断,切断了秦军的运粮之路,截获了秦军的大批粮草,为士兵们补充了给养。随即,他亲自率领主力渡过漳河,解救困于巨鹿的赵王。

当时,项羽的兵力与秦军的兵力相差悬殊,可项羽毫不畏惧,在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之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又给每人带上了三天的干粮。为了逼迫大家勇往直前,项羽自断后路,下令把渡河的船全部凿穿,又把做饭用的锅都砸了个粉碎,士兵们一看后路已断,只好奋勇向前,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拼死向秦军冲了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终于大败秦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破釜沉舟”的故事。在企业管理中也一样,凡事只要下定了决心,就要决一死战,除了前进,没有第二条道路可以选择。

不少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为求稳妥,总会在A计划之外制定备用的B计划,一旦A计划失败,那么还有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这样的管理方式看似周全,实际上却并不可取。因为这就给员工传达了一个信息,如果实现不了A计划,还有B计划可做备用,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效率肯定会受到影响,本来有可能实现的A计划,也会因为大家不够努力而很难实现。当然,乔布斯法则并不是说,管理者要孤注一掷,不能给自己留条后路,但是,管理者要适当地给员工破釜沉舟的压力,这样才能激发大家的主观能动性。

那么,怎么才能用好乔布斯法则呢?

第一,制定最优的A计划。

企业进入一个新领域时,所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一定要是最优的,也就是说,这个A计划,一定要是本企业最好的状态的呈现,这样,一旦实现了A计划,企业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将A计划作为企业的唯一目标。

要让大家都知道,一旦A计划失败,后果就不堪设想,这时候企业就只有一个目标,企业的管理者和所有员工都会把全部精力集中在这一目标上,从而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

第三,杜绝B计划。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在企业管理中也同样是这样。如果有了备选方案,那么员工就会觉得自己还有退路,就不会做出最大的努力。因此,管理者在制定决策的时候要适当杜绝B计划。如果遭到其他人的反对,管理者也应该坚持自己的选择。

乔布斯法则的例子

马云在中国电子商务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崛起鼓舞了无数的后来者。

曾有人求助于马云,说自己曾经经营过一年的培训机构,结果一年后就关张大吉了;接着又发现金融投资比较热,便投身金融领域,坚持做了五年,结果没挣到钱反而做赔了。这些失败经历让他心灰意冷,再也不敢盲目投资。现在,他求助马云,就是因为看到当下,网络商城比较红火,想问问马云自己是否可以开个网上商城?

面对这个人的困惑,马云给出了这样的答复,“其实你从来都没有入错行,只是你心太花,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成功者永远不是追随者,而是创新者。你永远追在市场的后面,追在今天最赚钱的行业之后,你看到这个行业有钱赚,就跳进去了,其实你并不是真正热爱这个行业。如果你真正了解这个行业,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和方法,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能为这个行业创造独特的价值,为这个行业的客户创造独特的价值,并且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就能成功。做企业一定要专注,要坚持,要有激情。天下没有不好的行业,再不好的时代再不好的行业也有好企业,再好的时代再好的行业也有烂企业。当你做了决定之后,专注地投入进去,不要给自己留后路,这样的话你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放弃,会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会获得想要的成功。”

事实上,绝大部分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不够专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专注是非常重要的,专注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可以调动全员的积极性。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