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总监进行岗位评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企业中建立一套岗位评价指标体系,这套体系必须与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生产经营特点相一致。
岗位评价指标主要考察的是岗位对任职者技能、素质方面的影响,以及业务和工作环境给任职者带来的影响,还考察任职者承担的责任等内容。这些指标通常可以分为四个要素(见图1-1):一是岗位责任,二是技能素质,三是工作强度,四是工作条件。每个要素又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个项目。
要素一:岗位责任
岗位责任指的是任职者在企业中所承担的各方面的责任,总体来说,每个岗位都应该负起生产、设备、安全、消耗等责任。因此,在这个要素中,又可以细分为四个项目:
第一,生产责任。指的是任职者在企业整个生产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完成产量及其在生产质量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第二,设备责任。指的是任职者所用设备的复杂、难易程度和价值贡献,以及对生产所造成的影响或发挥的作用。
第三,安全责任。指的是任职者在从事某个岗位工作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潜在风险以及事故将会带来的危害程度。
第四,消耗责任。指的是任职者在生产或者其他工作的过程中,对物质消耗和产品成本的影响程度。
要素二:技能素质
技能素质指的是任职者要想承担这个岗位的工作,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业务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具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项目:
第一,知识要求。指员工要胜任这个岗位的工作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要求。
第二,专业技能。指的是各个岗位所需要的专业上的知识和能力。比如会计必须懂得财务常识,懂得编制财务报表;采购经理必须掌握采购方面的知识等。
第三,工作经验。指的是岗位的任职者需要具备多长时间或者何种程度的经验。
第四,用脑程度。指的是任职者在从事这个岗位工作的时候所要使用的脑力、视力、听力以及应变要求。
要素三:工作强度
工作强度是指任职者在完成这个岗位工作的过程中所消耗的体力以及所承担的精神紧张程度。主要包括:
第一,操作形式。指任职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的复杂系数、数量的差异所形成的不同操作形式。
第二,工时利用。指任职者在进行这个岗位工作的时候对于劳动工时的利用程度。
第三,班次形式。指各岗位劳动班次一班制、两班制、三班制等不同形式对工作强度带来的影响。
第四,体力强度。指任职者在劳动时间里对体力的消耗程度。
要素四:劳动条件
劳动条件,指任职者在工作中所处的环境,空气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以及高温、寒冷、干燥、潮湿、噪音等对任职者身体的影响程度。劳动条件,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工作环境。指在生产过程中,环境对任职者身体健康的影响。
第二,有害物质的危害程度。指任职者在生产过程中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第三,人心向往。指按劳动心理学原理和历年人员流向,不同劳动岗位所形成的人心所向的差异。
人力资源总监根据以上四个要素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岗位评价体系,可以给每个要素下面的项目赋予一定的分值,然后根据岗位的实际情况打分,由此就能够得到一个量化的结果。得分越高,岗位价值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