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个企业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对投入要素进行最优组成以使成本最小。因此,我们要想取得最大利润,就要遵循成本最小化原则。
守株待兔的故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这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可以用来阐述成本最小化原则—即付出最小的成本来获取更多的“兔子”。
其实,这个故事最初是用来讽刺那些懒惰的人,自己不付出劳动,却希望不劳而获。不过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寓意。故事里的农夫其实并不傻,他知道比较自己的收益和成本,而且知道在树下等撞死的兔子,比一年年地种地要来得轻松,付出的成本也小很多,他觉得这是他成本最小化的一个途径。不过,他混淆了成本最小化与不付出成本的界线了,成本最小化不是不付出成本。
这里谈的成本,其实是会计学中的一个概念,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也广泛应用。成本是指为了得到一定的预期结果所付出的代价。成本有不同的分类,包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等。企业是市场中的微观主体,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在研究企业问题时,考虑最多的就是成本问题。
企业如何控制成本,使之达到成本最小化呢?
第一,加强控制措施,减少无效消耗。
从获得产品而发生消耗的关系来看,在企业的全部消耗上,有一部分是有效消耗,它是获得社会产品(即合格品)的必要消耗;另一部分是无效消耗,是获得产品不应发生的消耗,如废品消耗、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费等。
对于获得一定产品而发生的有效消耗,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是一定的,是相对固定不变的;对于获得一定产品而发生的无效消耗,是相对变化的,是普遍存在的。后者是控制的对象,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对这一消耗进行控制,使其降低到最低点。
第二,加强企业管理,促进经济技术统一。
企业需要的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经济技术,从技术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出发,重视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技术上的新成果只有在经济上需要且有采用它的条件时,才能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成本控制工程在很多方面是从企业经济方面对技术工作提出的要求,如新产品开发、质量的提高等,因而能够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又通过技术进步对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达到了经济和技术的统一。
第三,加强内涵控制,推动外延控制。
一般来讲,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是按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步骤展开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内涵成本控制阶段。这是初步成本控制阶段,主要是打好基础。第二阶段,外延成本控制阶段。这一阶段是完善发展阶段,主要是系统控制。这一阶段的控制措施由经济管理型转向了技术管理型,发生了质的飞跃。这是因为随着企业外部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企业增支减利因素不断增加,单纯靠内涵控制已不能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
因此,企业必须由以内涵控制为主转向以外延控制为主,并逐步形成外延控制体系,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消化能力和发展能力,逐步使成本达到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