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是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三个环节构成的一个过程。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为使战略与环境相适应,这三个环节需要周而复始地进行,从而形成战略管理循环,如图1-1所示。
图1-1 战略管理循环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是战略管理理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进行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较好地构建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
(一)战略定位分析
战略定位是指企业以未来为重点,为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做出的事关全局的重大筹划和谋略。企业首先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对自己所处的内部或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分析,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竞争战略,从而明确成本管理的方向和重点,建立与企业战略管理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方法。战略定位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不同经营战略的选择,对成本分析及管理控制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与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两方面的价值链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进行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效分析方法。通过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可以对生产经营过程的关键环节做实质性的改进,以降低成本、强化竞争优势。通过行业价值链分析,企业可以明确自身在整个产业价值链所处的位置,优化与上、下游价值链的关系;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可以寻找其竞争优势和劣势的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和竞争战略。价值链分析的意义在于优化核心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组织和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成本动因分析
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是尽量增加消费者对产品或劳务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价值链活动所耗成本之间的差距,即利润。由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通常由市场整体的供需情况所决定,个别企业的控制力相对较小,因此企业只有充分了解成本动因,才能控制和降低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成本动因分析,企业一方面可以借助作业成本法为企业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另一方面为改善作业、优化管理、降低成本发挥重要作用。
成本动因分析既可作为在价值链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中确定成本管理战略,进一步分析成本管理重点的分析工具,也可作为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在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