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可以应用在任意两个分开的操作工序上(图1-1)。
1.供应商-原材料仓库:这个环节的对外订货拉动看板一般称为供应商看板或者供应链看板。应用这个看板一般可以控制原材料的库存,使得供应商根据真实原材料消耗库存进行生产或者发货,达到减少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目标。
2.原材料仓库-生产工序:这个环节为内部拉动看板(工序内看板),对于生产线上的库存点,我们不太喜欢放置太多在制品,这样会占用有限空间,可以利用看板和水蜘蛛的间隔时间(10分钟、30分钟、1小时)不断地补充生产线上消耗的原材料。
3.前工序-后工序:前工序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做完后需要交给后工序进行再加工,在这个环节我们也可以使用看板来进行信息传递工作,达到生产和搬运后工序需要的产品目标。
4.后工序-成品仓库:后工序加工完成品要放置到成品仓,等待交给客户。
5.成品仓库-客户端:从成品仓库交货给客户,客户端释放出消耗空看板,我们可以根据空看板来进行发货,来完成客户的补料工作,满足客户用料需求。
图1-1看板应用环节
我们实际上不太提倡一开始就使用看板,看板是一种无奈而为之的办法,能使用连续流的地方我们尽量使用连续流,不能使用连续流的地方才考虑使用看板拉动,因为使用看板就意味增加很多的工作量(看板运作、看板计算、看板制作、看板检查)。如果我们将过程改为连续流以后就不需要使用看板,看板就变为了一种多余的浪费。尽量减少中间隔断环节,使物流能够从入厂到成品顺利流动起来,这是我们的工作方向。
很多工序环节上可以使用看板拉动生产,但是每个工序间用什么看板?从哪里拉动到哪里?各种看板的作用是什么?一般来说,我们是从顾客端开始拉动(图表从上到下拉动),顾客用交换看板领走成品库存,然后交换出原来放置在成品位置的成品领取看板;物流人员拿着成品领取看板来到成品暂存区域领取成品送回成品仓库,过程中交换出装配看板(工序内看板);看到装配看板,装配生产环节幵始生产成品,在生产过程中领取生产线边仓物料,投出零件领取看板;物料人员根据零件领取看板到加工零件暂存区领取物料。就这样看板一直往前拉动,拉动到供应商也就实现全流程看板拉动。拉动环节为顾客→成品仓库→成品暂存区→装配生产线→生产线线边仓→加工零件暂存区→加工生产线→生产线线边仓→零件材料仓库→供应商。
注:看板是一个不错的工具,但是在应用前我们必须先考虑:这个环节可以做成连续流吗?可以把分开的两个工序合并吗?回答是“否”,才继续应用看板。能使用连续流时尽量实现连续流,如果不能,才使用看板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