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的应用

2019年8月31日15:27:40博弈论的应用已关闭评论

博弈学由于抽象难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人对此的了解都比较匮乏。随着博弈学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虽然博弈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但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律学、军事学等领域都有许多成功运用的案例。

早在1994年,提出博弈均衡理论的纳什博士与他的伙伴哈尔萨尼教授、泽尔滕教授就共同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时至今日,博弈学不仅在数学和经济学领域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在政治外交、军事战略、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中也都有广泛的运用和涉及。

军事中的博弈学

博弈论的英文是“Game Theory”,直译的意思就是游戏理论。事实上,博弈论是一种游戏策略。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博弈最初的理念就是从军事和游戏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古往今来的许多战争都充分体现了博弈的思想。

两千多年前,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并创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得以名垂青史。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秦国虽然在商鞅变法之后实力大增,但其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是远远不能与六国总和相匹敌的。这种情况下,六国与秦国的形势就产生了两种针锋相对的可能:其一,六国采用“合纵”政策对抗秦国,也就是各国缔结军事盟约,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秦国若对任一国家发动侵略,其他国家必须无条件出兵营救;其二,六国采用“连横”政策与秦国妥协,也就是各国都与秦国签订友好互助条约,保持双边和平关系。

当时七国之中,只有齐国实力比秦国稍逊一筹,成为六国军事同盟的核心。一旦齐国放弃“合纵”政策,六国的军事同盟就土崩瓦解。真实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秦国对六国联盟的破坏正是从齐国开始的。

这种情况下,秦国与齐国都有两种战略政策可以选择,那就是“合纵”与“连横”。秦国如果默许六国“合纵”,齐国采用“合纵”政策,结果是秦国势力扩张被遏制,而齐国成为六国领袖,势力得以扩张。秦国采取“连横”政策,齐国仍然采取“合纵”政策,结果是秦国与六国处于对峙状态。秦国默许六国“合纵”,齐国却采用“连横”政策与秦国示好,如果秦国没有吞并六国的野心自然无法一统天下,齐国的势力也没有得以扩张。然而,历史的真相是,秦国采取“连横”政策,齐国默许秦国的“连横”政策并与秦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齐国最终被灭,秦始皇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得以名扬千秋。

经济中的博弈学

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都在努力发展经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生活正在大踏步地前进。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中,博弈论也逐渐在经济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全球浓缩为一个大的生产力市场。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在逐渐缩小,贸易合作越来越频繁,这其中就包含一个简单的博弈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时都会遇到两难的选择,即贸易自由与贸易壁垒。如果设置贸易壁垒,就等于脱离全球大市场,孤立地发展本国经济;如果提倡贸易自由,无疑会使本国企业受到强大国际企业的冲击,影响本国企业的发展。国与国之间贸易的问题就是一个“纳什均衡”,存在为了使本国的利益最大化而要进行的策略选择。

在国际贸易中,国家的经济实力不同,开放的程度与收益和受损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面临着保持贸易自由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难选择。贸易自由与贸易壁垒问题,这个“纳什均衡”是贸易双方采取不合作博弈的策略,结果使双方因贸易战受到损害。A国试图对B国进行进口贸易限制,比如提高关税,则B国必然会进行反击,也提高关税,结果谁也没有捞到好处。反之,如A和B能达成合作性均衡,即从互惠互利的原则出发,双方都减少关税限制,结果大家都从贸易自由中获得了最大利益,而且全球贸易的总收益也随之增加了。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