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鲶鱼,生性好动,并没有什么十分特别的地方,然而自从有渔夫将它用作保证长途运输沙丁鱼成活的工具后,便日益受到重视。
沙丁鱼,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对面临的危险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一味地安于现有的日子。
渔夫,聪明地运用鲶鱼好动的作用来保证沙丁鱼活着,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综合上述三个概念,“鲶鱼效应”就是指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或员工活跃起来,使其积极地投入市场竞争中去,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其他同类。鲶鱼效应的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的奥秘。
举例说明
市场是开放的,同类商品往往具有无数的买家和无数的卖家,买家都想以低价格买到好东西,然而好商品数量是有限的,于是买家之间就有了竞争;卖家都想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润,然而客户资源是有限的,于是卖家之间你抢我夺;买家和卖家之间,你想低价格买好产品,我想高价格卖给你劣质产品,这样一来也有了竞争。可以说,竞争是市场的一个根本属性,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竞争经济保持了企业的活力。
沙丁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特别是鲜活乱跳的沙丁鱼,即使价格很高,也会吸引人们争相购买。但是,这种鱼被打捞上来后很快就会死掉,不容易存活。为了保证鱼的鲜活,以便卖个好价钱,渔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效果都不理想。
但是,有一条渔船却每天都能将鲜活的沙丁鱼运到市场,常常是船一靠岸,里面的沙丁鱼就被抢购一空,而且价格不菲。由于该船船长将其视为商业秘密,不准船员外泄,所以外人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奥秘。待他去世后,奥秘才被揭开。原来,他们在鱼槽中放了一条以沙丁鱼为食的鲶鱼,当刚捕捞上船的沙丁鱼被放入鱼槽,并发现鲶鱼后,就会非常紧张,于是来回游动,不停地逃窜以躲避鲶鱼的追击。这样一来,沙丁鱼就能活蹦乱跳地被运回渔港,从而使人们得以品尝它的鲜美,也给船长带来了滚滚的财源。著名的“鲶鱼效应”理论由此产生。
适度的压力可以给企业带来活力,这就是“鲶鱼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鲶鱼效应”是通过鲶鱼威胁沙丁鱼的生存,使沙丁鱼不断逃窜从而发挥保鲜作用。而人才的引进一方面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使该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另一方面对原有人员的利益和地位也产生了威胁,原组织机构内人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便要不断地向前跑,这样他们的积极性便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此外,全方位的人才引进,还会使他们之间展开相互竞争、激励,竞争和压力便进一步提高。
学习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会想要追求安逸而舒适的生活,贪图享受也在所难免,这就使得有些人愈来愈懒惰。这时,如果能够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出现,让其马上产生警觉,感到一种危机感,反而是一种好事。因为,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能够激发起人们旺盛的精神与斗志,以及人们身上所隐含的无限能量。
长跑,尤其是马拉松比赛,是一场体力和意志力的角逐。在马拉松比赛中,所有参赛选手往往先是形成一个个小集团,然后再分散成二人或三人的小组,过了中点后,有实力的选手才会慢慢领先于队伍。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人因为意志力不足,而在体力达到极限后退出比赛;也有人本来领先,但却因为没有短期目标而在不知不觉中慢了下来,被后面的选手超过。如果有一位好的竞争对手,就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产生。因为,对手会激励我们:“不能慢下来,否则会被甩掉,一定要跟住”,同时,对手也会提醒我们:“到达终点还需要很长的路程,要保存好体力,不能冲得太快”。
可以说,一个人的潜能是非常巨大的,一个人能够做的要比想到的多很多。哲学家柏拉图曾经指出:“人类具有天生的智慧,可以掌握的知识是无限的。”有数据表明,人类有 90%~95%的潜能都未得到非常好的利用与开发,人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在等待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