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对于领导力都有一种共同的错误观念,他们认为领导者就是高高在上、昂首傲慢、手握组织权力的那些人。今日有许多人想要登上领导的宝座,期待着有朝一日登上高位就能享有自由与权力。领导者在局外人看来可能是风光无限,但事实上领导者也需要做出牺牲。领导者必须懂得先“舍”后“得”。近年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领导者滥用职权,由于他们的贪婪和自私造成了组织丑闻。出色领导的精髓就是牺牲。
出色领导的精髓就是牺牲。
如果你渴望成为最杰出的领导者,那么为了取得成功,你必须愿意牺牲。而且,你还需要知道关于“舍得法则”的一些内涵。
1.没有牺牲,就没有成功
任何一位取得某种成功的人都为此做出过牺牲。很多人贡献了四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交了好几千元的学费上大学,以获得他们开始职业生涯所需要的技能;运动员为了赛出更高水平,在健身房、训练场上花了不可计数的时间训练;家长们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孩子们,放弃了许多自由时间,牺牲了很多资源。哲学家、诗人爱默生说过:“你失去的一切,会从其他方面得到补偿。而你所得到的一切,也必须付出一些代价来换取。”生活就是一系列的交易,一物换一物。
领导者必须有所“舍”才能有所“得”,不管何种行业这个法则都适用。与领导者座谈,你会发现他们做了多少牺牲。成功的领导者懂得牺牲各种次要的东西,以便更专心致力于那些主要的,这就是“舍得法则”的内涵。
2.领导者更需要做出牺牲
领导的精髓就是把别人放在自己前面优先考虑。这对整支团队最有用处。所以,我认为领导者必须放弃他们的权利,正如领导力演说家、牧师杰拉德・布鲁克斯所说:“当你成为领导者时,就失去了为自己打算的权利。”看起来,事实就是这样。
在没有责任的时候,可以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一旦有了责任,你所能做的事就有了越来越多的限制。你承担的责任越多,你可选择的余地就越少。
数码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帕莫在一次访谈中说:“在我们公司的管理体制中,回旋余地非常小。如果你想担任管理阶层的职务,就必须承担责任并受组织的制约。”他的这番话说明了领导者要付出的代价。领导者必须比常人更愿意有所“舍”。
每个人所作的牺牲各有不同。每位领导者都放弃了很多机遇,有人舍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人放弃了许多个人时间;还有一些人,比如金博士就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情境可能因人而异,但原则始终如一:领导就意味着牺牲。
3.为了留在高位,你必须要不断地“舍”
大部分人在领导者初期,就体会到领导者要取得进步就必须有所牺牲。为了打出知名度,他们要从事不喜欢的行业;为了接受更好的职位,他们要举家搬迁到一个不怎么合意的城市;为了取得更大的进步,他们要暂时减薪。当领导者认为他们可以停止做出牺牲的时候,问题就会出现。领导被要求的牺牲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并非一次性付出。
牺牲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并非一次性付出。
如果领导者必须有所“舍”,才能有所“得”,那么,你想继续留在高位就得有更多的舍弃。你是否想过为什么很少有球队能够连续两届夺魁?原因很简单:当一位教练带领球队进入决赛并已经赢得冠军后,他常常会以为照葫芦画瓢,不需要作什么改进,明年照样能拿冠军。因此,在赛季休息期,他常常不愿作额外的牺牲。然而,球队取得冠军所付出的代价与它要蝉联冠军所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他们必须舍弃更多才能保持在原来的位置。成功的领导需要不断地改变、进步与牺牲。
如果领导者必须有所“舍”,才能有所“得”。那么你想继续留在高位就得有更多的舍弃。
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发现每次要向前进的时候,都要付出一些代价。而每次换工作时(只有一次例外)在收入上都要有所牺牲。接受第一个牧职时,家庭收入反而减少,那时我的薪水不多,而玛格丽特又得放下她的教师工作陪我一起赴职。当我在印第安纳州马里昂接受总部助理的工作时,薪资水平也大大低于之前。第三个牧职面谈后,我决定接受主任牧师聘书,但压根不知道他们要付给我多少薪水。上任后我才发现比原先的薪水还要低。后来有些董事大感惊讶,我告诉他们,只要我有好的工作表现,薪水自然会有相应的调整。1995年,在教会工作26年之后,我终于辞去牧职开始全职讲授领导力课程。那时候我放弃了一半的收入来源。任何时候,只要知道自己所踏出的这一步是正确的,哪怕要作些牺牲也绝不要犹豫。
4.地位越高,舍弃越多
参加过拍卖会的人都知道,拍卖过程非常刺激。当一件拍卖品展示出来时,房间里的每个人都十分激动。开始竞拍后,许多人都站起来喊价。但是随着价码越来越高,竞拍者就越来越少。价码低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竞拍,最终,只有一个人愿意出高价拍得物品。这在领导方面也是一样:你爬得越高,你就要牺牲越多。这和你从事的职业没有关系。你需要做出牺牲,必须有所“舍”,才能有所“得”。
领导者的最高职位是什么呢?在美国,总统就是最高职位。有些人说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领袖,他的一言一行对人们的影响胜过世界上任何人,其影响力不仅限于美国,更遍及全世界。
想想看,为了选上总统需要付出何等大的代价。首先,这个人必须学会领导别人。接着,他们通常要付出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担任较低的领导职务。比如,尤利西斯・格兰特和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在被选为总统之前一直在军队服役。他们熬过这一阶段,然后决定竞选美国总统。这时他们之前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像被放在显微镜下,被公布于众。没有什么事是被禁止讨论的,他们根本没有个人隐私可言。
当选总统后,他们的时间不再属于自己。他们随时被人评头论足,做出的每个决定都受到质疑,他的家庭同样承受很大的压力,而他所作的一些决定更能叫成千上万人丧失生命,甚至在卸任后,他的余生还必须生活在特勤人员的保护下,以免遭到意外的侵犯。这种代价是大多数人不愿意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