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会计科目来谈一谈实质性测试: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

2019年6月24日20:53:57按会计科目来谈一谈实质性测试: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已关闭评论

怎样选择函证的样本

如果能够验证到某一个应收账款的余额在期后已经全部收到款了,就不要再费神发确认书了。这就好像坐飞机时,你买的是经济舱的票,人家航空公司给你了一个免费升舱,已经安排你坐头等舱了,你就不要再要求坐回经济舱了。注意,对于应付账款,这条原则不适用。因为,应付账款是否付款,选择权在被审计企业而不在第三方。

除了上述原则之外,可以有三种选择样本的办法:

一是全部都发函证。这法子没人感兴趣,就好像治头疼病要把人的脑袋砍下来一样。

二是选择那些特殊的项目。什么算特殊的项目?这个标准可以是审计师自己根据审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定的,例如,应收账款中金额大于一定数量的,账龄长过三个月的,应付款中所有主要供应商的,等等。这个标准要公开地写在工作底稿上,并且,但凡符合这个标准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具体明细项,就都要发确认书。也就是说,在选择什么项目发确认书时,我们要按一定标准来,要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不能像某些选美比赛似的,搞暗箱操作。

三是“有代表性的抽样”,就是说一种符合数理统计原理的抽样方法,使得所选样本可以有效代表整体。我在前面说过,审计这东西,有初中的数学水平就可以,这里是个例外。所以,我就不在这多讲任何数学知识了。谁对此有兴趣,可以自己研究。

况且,目前比较成熟的会计师事务所,都能把基于数理统计原理的抽样方法形成定制的模板。审计人员只要把相关信息,如整体金额、样本总个数、审计重要性水平等输入到模板里,就能得到样本量和样本分配指引。更先进的模板或者说应用软件,则允许审计人员把整体信息逐条作为输入值导入,直接输出指定的样本。

这些模板和应用软件,在每个事务所里可能有不同的名字。初入行的审计师最好记住这些名字,免得闹笑话。曾经有个审计师,当别人跟他说“抽什么样本,你不要自己拍脑袋,得听X的”,他就不假思索地问道:“X是谁?”其实,这里说的X,就是抽样软件的名字。

需要注意的是,在抽样之前,审计师一定要确保抽样的整体金额与自己要审计的账面金额是一致的,然后再从中抽样,这样的抽样才有意义。打比方说,你去买水果,小贩让你从前面一小堆荔枝里面随便挑、随便尝,个个都很甜。然后小贩从后面一堆荔枝里称了一斤给你,你回家发现个个都酸。问题就出在,样本根本就出自不同的地方,质量也就不同。

最后要说明的是,不管采取哪种选择样本的方法,对于整体来说,其完整性(C)并不能得到证明,只能证明其存在性(E)。这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全部发函证,这个“全部”还是以企业的账本为基础的,企业偷着没记账的,是几乎不可能选择为不管是函证还是别的测试的样本的。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