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哈特统计质量控制思想的产生背景

2024年11月23日09:26:59休哈特统计质量控制思想的产生背景已关闭评论

20世纪20年代后期,现代工业生产呈现大批量、快速生产的特点,如果把生产的所有产品都进行检验,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一旦发现生产出了大量的残次品,则全部都得重新生产,影响产品合同的履约,损失巨大。因此,当时许多大规模生产的工厂迫切希望能有一种方法可以对产品生产质量进行监测或预报,能够在不合格品即将形成或刚形成时就及时监测出来,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补救。

休哈特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意识到那个时代对质量管理活动的变革需求,而是在工作中破解一些难题后,才逐渐把统计知识与质量管理相结合。休哈特从小品学兼优,先后拿到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和物理学博士学位。他有非常深厚的统计学基础和扎实的物理工程学知识。他先后到西方电器公司和贝尔实验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为他后来开展统计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前期准备。休哈特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期间,参与一项改进电话传输系统可靠性的项目  。由于电话传输的主要设备被埋在土里,要使电话传输更稳定,就要提高电话传输设备的稳定性,尽量不动电话传输设备,降低设备故障和维修的频率。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由于缺少技术参数及相应的规范要求,为获得相关设备的标准数据,电话传输设备被反复从土里挖出来进行检验,不仅没有提高效率,反而因为多次变动电话传输设备,导致实验质量下降。针对这个难题,休哈特利用数理统计知识进行研究,提交一份内参和控制图使用方法给管理层,后来他们利用休哈特提供的方法,电话传输设备实验难题被快速破解。

休哈特的控制图刚开始只是在实验室及一些工厂内被小规模试用,后来控制图被不断改进,美国材料测试学会采纳休哈特的控制图方法并进行宣传。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美国需要大规模生产军需用品,但军需用品的生产质量非常不稳定,无法满足前方战场的军用物资需求。美国政府为了快速扭转军需用品质量不可控的问题,通过多方论证,认为休哈特的控制图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在军需用品生产中强制推行控制图方法,在生产军用物资的工厂内开展控制图和抽样技术的培训,大大提升了军用物资生产质量,成效显著。由于休哈特控制图简单易懂,而且能高效识别不合格品,此后,休哈特控制图被引入各行各业,获得较好效果。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将休哈特控制图引入ISO国际标准。我国在制定国家标准时,同样参考了休哈特控制图。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