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会计科目来谈一谈实质性测试: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

2019年6月24日20:53:57按会计科目来谈一谈实质性测试: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已关闭评论

确认书没回来的替代性措施

一般情况下,只要多加催促,确认书还是能回来不少的。在确认书不能马上回来的时候,审计师最好自己与第三方联系,催促第三方,这样能够与第三方有一些直接接触,了解实际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如果通过催客户去追确认书来间接地催促第三方,就失去了了解实际情况的机会。

要注意的一件事是,确认书的回复最好是由信件寄回,这是目前广泛认可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传真件、电子邮件甚至口头确认,都可以作为一定的证据,但在严格意义上,都不算是确认书的回复。如果审计师不想在这方面冒风险,最好要求第三方将已经作答的确认书通过信函寄回。

对于没得到回复的确认书一定要有其他替代性的测试。确认书没回复,等于函证工作的效果不存在。

而且,一定要对所有发出但未收到答复的确认书做替代性测试,而不能是抽样做替代性测试。发确认书时,已经是在抽样了,做替代性测试时再抽样,“偷工减料”就未免太多了。

第一种替代性测试是检查期后的收款(对于应收账款来说)或付款(对于应付账款来说)。这种方法有时限于条件,比如有时就是还没有收款或付款,不可能将所有未答复的确认书都测试到。但相对来说,这种方法所拿到的审计证据是最强的。

另外一种替代性测试就是翻看原始凭证了。翻看原始凭证时,可以在每一份确认书内部进一步采取抽样的方法进行测试。要翻看的原始凭证包括销售的出库单(有接收方签字的最好),或者是采购的到货单(同样是来自第三方的为最佳),有关销售或采购的发票,有时还要看以前的收款或付款记录。如果应收/应付账款的期末余额明确地由某几笔采购或销售构成,可以只看销售或采购的有关记录,如果只是一个滚动下来的余额,不能分清是由哪几笔业务构成的,就不得不同时看一下收款或付款记录了。

最后一种措施,从严格的逻辑角度讲不能算替代措施,就是审计师自己判定,对于除了确认书已经答复的那部分余额以外的其他余额,函证这一招失败,然后转而采取其他措施验证存在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不再把自己的思路限制在那些没回复的确认书上,而是重新从整体上审视要测试的科目。

做过了替代性测试,一定要在工作底稿上写清楚具体做了哪些替代性测试,必要的时候还要将看过的收款/付款记录、销售/采购记录列出来,以便其他人可以检查。这样做工作,从发确认书开始,到确认书收不回,再到做替代性测试,才叫作“有来有去”。

在《西游记》第七十回中,孙悟空在保唐僧取经路上,在朱紫国遇到一个小妖,孙悟空问它的名字,小妖掏出一个腰牌,说自己叫“有来有去”。后孙悟空一棒子打死小妖时说道:“这回叫你改个名字,叫作‘有来无去’。”

我们做替代性测试也好,做其他审计步骤也好,都要在工作底稿上把做的工作交代清楚,不然,就成了“有来无去”了。下次你要是看到有人在工作底稿上没有交代清楚来龙去脉,不妨呼他作“有来无去”。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