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与人交往要注意分寸

2019年8月11日22:50:05君子之交淡如水:与人交往要注意分寸已关闭评论

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启示与理解道理

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王维在他的诗《酌酒与裴迪》中写道: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这句诗将人情反复, 世情冷暖分析了个透彻。 金庸在他的小说《白马啸西风》中为这句诗做出了精辟的注解: “假如你和一个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你们交好了大半辈子,哪怕现在你们俩都已经是白发苍苍了,你也不要全然相信他, 因为他依然有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加害于你, 当他走到你面前的时候, 你还是要手握剑柄做出一个防御姿势。

而当你的好朋友先你一步飞黄腾达了,你也不要得意,不要等他过来拉你一把, 做这样的美梦只会无端惹人耻笑。 "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别人说: “那个xx,没出头时,还不是跟咱们一样嘛, 要不是咱们给他帮忙,他能这么顺利就取得成功吗? 现在一步登天了,连老朋友都不认, 真是不讲义气! ”这种同患难、 不能共富贵的人和事不在少数,否则古人也不会拿“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来劝诫世人了。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古人有言“人情练达即文章” ,处理好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活、学业和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小李是一家外贸公司的小组长,最近几个月,他的组员非常争气,总是超额完成公司分配下来的任务,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利益。 就在他领导的小组表现得最为出色的这段时间内,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辞职不干了,部门经理的位置就空了出来,总经理便找到公司的几个小组长开会,小李也在其中。

总经理对他们说: “这次空缺的部门经理的位置,我和公司的几个高管商量了一下,不打算重新招聘了,就从你们现有的几个小组长中挑出一个优秀的提拔上去,也就是说, 你们几个人之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坐上部门经理的位置。 你们自己要加把劲儿,努力把业绩提上去,月底评定的时候比个高低,公司高层看到你们的努力, 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总经理的一番话, 说得几个小组长顿时眼前一亮,一个个摩拳擦掌,打算大干一场,他们都想要争取到部门经理的职位。

小李也跃跃欲试,升职加薪是他长期以来的梦想,在小组长的位置上都干了一年多了,他早就想向上司提出升职申请了。 况且最近他所带的团队表现也越来越好,这次总经理所说的提拔部门经理的事, 是他升职加薪的大好机会啊! 而且他觉得刚才总经理讲话的时候还颇为期待地看了自己一眼,这说明自己的竞争优势很大呀!再想到上次总经理视察公司情况时,曾拍着他的肩膀对他说: “年轻人大有可为, 我很看好你呀! ”因此,小李更加胸有成竹,也更有干劲了,认为这次部门经理的位置自己是势在必得。

回到办公室后,小李对团队里的每位成员都鼓励了一番,并许下许多承诺,组员们听到之后也情绪高涨,工作效率提高不少。 随后,几个小组的竞争几乎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公司一度出现了业绩飞涨的情况。 总经理看到这段时间公司的业绩远超前几个月后十分高兴,周末的时候就订了饭店,请公司的员工吃饭。

吃饭的时候小李想到唾手可得的部门经理的职位,不由得心情大好,就管不住自己多喝了几杯,而且他还跑到总经理面前敬酒,敬完酒后还拿了把椅子坐在总经理旁边,拉着他的手和他称兄道弟,说了好多知心话。 其间,更是灌着总经理喝了好几杯,当时总经理也没有过分推辞, 直接喝掉了小李敬的酒。而小李酒劲上头,还撒了好一阵酒疯,总经理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

第二天酒醒之后的小李回到公司,向总经理打了招呼,总经理还是像平常一样对他点头微笑,好像没什么不对。可回到办公室,听到下属讲他昨天拉着总经理称兄道弟撒酒疯的事, 小李吓得冷汗直冒。 直觉告诉他,他的前途可能就因为这几杯酒给毁了。接下来, 虽然他所带领的团队成绩依然优秀,可小李却不像以前那么有把握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终于到了月底。在公司的会议上,总经理对近期以来每个团队的努力都做出了表扬。 紧接着,开始公布新任部门经理的人选,不出小李的意料,自己没有当选,当选的是另外一个组的组长,业绩也很不错,但是却没有小李的业绩高,但总经理给出的说辞是这个组长的业绩量一直很稳定,所以更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

小李听后,顿时就明白自己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与上司交往时没有把握好分寸和尺度,犯了职场大忌。 即便他业绩再好,依然不能让上司对他另眼相看。

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就和下厨需要掌握好火候一样,是件很微妙的事儿。 身为管理者,更加需要注意和他人交往的分寸,除了给上司应有的尊重之外, 还要与上司保持一定的距离,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和他的小伙伴的故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管理学小故事

张三见“八哥”

朱元璋在家里排行第八,和他玩的小伙伴都亲切地叫他“八哥”。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为了生计,他给地主放过牛,讨过饭、偷过东西、当过和尚。 坐上皇位之后,这段不光彩的过去自然不想让别人提及和知道。 有一天,朱元璋的一个儿时的玩伴张三从凤阳赶来找他,朱元璋一听士兵禀报,想起了之前共患难的小伙伴, 感慨良多,当即命令士兵宣张三进殿觐见。

张三看见坐在宝座上的朱元璋,顿时热泪盈眶,激动得差点冲上去抱朱元璋,结果被士兵拦了下来。 张三站在大殿上大声喊道:“八哥, 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小时候跟你一起玩的张三啊, 你现在可真是混出人样儿了,威风八面的。 记得咱们小时候日子过得苦啊,一块放牛,牛丢了,咱们挨了地主婆多少打。 为了吃口饭,咱们上街要饭,挨了人家多少白眼、谩骂。 你记不记得咱有一次饿得没办法,就去偷人家的豆子煮来吃,当时豆子还没熟, 你就急着往嘴里填,把喉咙给卡着了,还是我想办法把你给救了。 还有一次, 咱们......”

当时金銮殿上的大臣和宫女、太监听了后,都在抿嘴偷乐,朱元璋气得脸都黑了。 张三话还没说完, 朱元璋就生气地命令士兵把这个冒充他老乡的刁民拖出去狠狠打了一顿。

这个名叫张三的小伙伴肯定觉得这顿打自己挨得委屈极了,认为朱元璋是个一朝得势就翻脸不认人的奸诈小人。 可是他却不知道自己没了分寸在先,使朱元璋丢脸,他没有给身为上位者的朱元璋足够的尊重。 对于掌握着生杀大权的朱元璋来说,打他一顿已经算是轻的了。

其实,人与人的交往,距离太近了就容易不尊重,而太远了关系和感情就容易疏远和冷淡。 在某种程度上,上司是掌握着我们命运和前途的人, 面对他们,更需要注意分寸,把握好与上司交往的度。 不论和上司私底下是多么要好的朋友,工作中都要把他们当作上司来对待,而不是可以肆意开玩笑的朋友。

管理者面对被管理者时也需要掌握尺度。 如果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太远,会让员工觉得你不近人情,无法令他们信服;距离太近,则容易造成他们以下犯上的局面。 因此只有懂得分寸,与大家都不黏不疏,才能够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为自己升职加薪的职场之路添加助力。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