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2019年8月1日12:52:27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已关闭评论

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 再利用、资源化” 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源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和能源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经济中自觉遵守和应用生态规律, 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

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结合起来, 既要求物质在经济系统内多次重复利用,即使进入系统的所有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循环过程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尽量减少对物质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消耗, 又要求经济系统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可以被大自然吸收净化。

循环经济要求企业不仅仅提供产品本身,而且要保证产品利用最大化。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循环过程。

这是一个首尾相接、 物质流封闭的循环,最终目标是实现“最佳的生产、最适当的消费、最少的废弃” 。

总之,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新型的、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的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 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污染排放减量化的前提。

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 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理,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

对生产和生活消费后的废弃物进行全面回收, 对可以重复利用的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进行无限次的循环利用,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原始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扩大环保产业和资源再生产业的规模,扩大社会就业。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