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依据

2019年7月28日11:49:44决策的依据已关闭评论

决策离不开信息,但并不是说管理者要不计成本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管理者在决定收集什么样的信息、收集多少信息以及从何处收集信息等问题时,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在收集的信息所带来的收益超过因此而付出的成本时,才应该收集信息。所以我们说,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量过大对组织而言可能不经济,而信息量过少则使管理者无从决策或导致决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小提示

信息和数据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的概念。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数据不能直接为管理者所用,因为其确切含义往往不明显。信息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决策所依据的信息不仅包括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信息,还应包括自身条件信息,只有综合内外部环境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例子

有一家著名的消费品制造厂。就在几个月前,销售部主任判定:通过加强促销宣传,有可能从主要竞争对手中夺到15%的市场份额。于是,决定给予能够赢得更多生意的促销员以额外奖金,对于能够争得新订货的批发商,则给予更多的鼓励。

在实行这种促销活动的3个月里,公司接到的订货增加了12.5%,这证明销售部主任的判断是正确的。可是,不幸的是,在促销活动开始以前,公司生产这些产品的能力就已经饱和了,再无潜力可挖。为了应付新的订货,公司将不得不增加550万元的投资来提高生产能力。但是,公司目前既无资金,也无场地,无法进行扩大生产,怎么会这样呢?

不难发现,销售部主任仅凭对外部环境信息的把握做出的决策是不正确的,管理者必须综合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方面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