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甚至有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一定是最真实的世界。 我们不可能洞悉一切事物,实际上我们眼睛看到的远远小于看不到的。
冰山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实际上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中。
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信息不完全的情形。
比如,你加倍努力干好工作,老板理应多付你工资,但因为他对你的努力程度只是有个模糊概念,所以你的业绩奖金只是你薪水的一小部分。 如果老板能完全看清楚你的能力与努力,他就可以将你的薪水与表现挂钩。
如果我们把一个员工的全部才能看作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是他所拥有的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 这些就是员工的显性素质, 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 潜在水面之下的东西,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 我们称之为隐性素质。 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员工所具备的全部职业素质。
在青年人经常遭遇的招聘过程中,冰山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很多问题。
比如:为什么有经验的 “海归”大受欢迎?
为什么有外企背景的人找工作相对容易很多?
为什么有些人学历低收入却很高?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能够得到赏识和重用?
相反的,我们再看看另一些问题:
为什么许多企业明确表明不招聘应届毕业生?
为什么经历丰富的你,专业很好,求职却屡受打击?
为什么你总是得不到提升,也得不到高薪?
为什么你做事,老板总不满意?
职业化素质既然有大部分潜伏在水底,就如同冰山有八分之七存在于水底一样,正是这八分之七的隐性素质支撑了一个员工的显性素质。显性的因素就像浮于海面上的冰山一角,事实上是非常有限的;冰山水底的隐性因素,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员工的发展。
这就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外企背景的人找工作较受欢迎,工作环境和团队精神及职业精神的培养是外企经常强调的,所以这些人的隐性素质就相对较高,发展前景也会比较好。
因此,我们应该在注重培养显性素质的同时, 仍需要培养自己的隐性素质,特别是自己的职业精神、 学习能力、团队意识等,并将这些融入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让“冰山” 的支持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