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9日,拥有131年历史的老牌摄影器材企业柯达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一个商业巨头就这样倒在了互联网大潮之下。
124年前,乔治·伊斯曼创办了柯达公司,秉承着“让人人都会用”的理念,伊斯曼让照相机从专业人士才能掌握的专业设备变成了普通人就能操控的家用电器,柯达也因此一跃成为光学领域的巨头企业。
在124年的发展史中,柯达先后推出了一键完成拍照的傻瓜相机、集拍照和冲洗于一身的拍立得等多项产品,都广受消费者的好评。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一向以创新著称的柯达却突然变得不适应潮流了。
面对用户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一直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柯达不愿意接受让用户做主的现实,它依然我行我素地开发自己的产品,意图继续用产品引领用户。尤其是对互联网时代备受用户青睐的数码技术,柯达作为这项技术的创造者之一,却选择了将技术隐藏。结果是,柯达的固执让用户离它而去,公司的营业额连年下降。到最后,当柯达终于意识到没有用户就没有柯达的时候,柯达已经处在了破产的边缘,没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
柯达的悲剧在于,它面对错误的形势选择了错误的坚持,在商业世界,坚持并不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品质,尤其是在面对一个明显不可行的局面时,一味地坚持只能让情况变得越来越糟。
在商业世界,读者有时候必须要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可行,而对可行性进行论证,在沃顿商学院当中,读者会学到一个5W2H分析法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军械部军械维修所经常会遇到一些衡量军械维修可行性的问题,如果衡量得不准确,会白白浪费很多经费。在这个种情况下,维修人员逐渐总结出一套严密的体系,这一套体系由七个问题组成,这七个问题可以帮助维修人员检查思考过程中的遗漏,这七个问题由英文why、what、when、how、where、who、how much来代指,因此又被称为“5W2H分析法”。
“二战”结束后,5W2H分析法被商业世界效仿,将其引入到了战略管理和议题管理领域,并逐渐普及到了商业领域的各个环节当中。
福特汽车前CEO唐纳·彼得森说过,多问一些问题,便不用花费力气为过多的问题去寻找答案。而5W2H分析法追求的正是这种以问题涵盖全部环节,进而让分析面面俱到甚至有所突破的境界。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自己明明很努力却没办法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自己明明很辛苦却没法让事业打开局面。
但凡遇到问题,你首先想到的三个字就是“为什么”,但大多数“为什么”都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
“你为什么赚不到钱?”“同样卖一种产品,你的企业为什么打不开局面?”“同样的机会,你为什么把握不住?”……类似这样的问题,你很难能够直接得出一个“因为……”的结论。
譬如,有一些在平时头脑清晰、逻辑明确的人,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会瞬间变得头脑混乱,他们总是无法抓住问题的重点,无法将问题的头绪理清。
对于这些人,如果你只是劝告他们“冷静一些”“再多想一些”其实是无补于事的,真正有用的是让他们能够将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细分开来。
这里,我们就可以用沃顿商学院推荐的5W2H分析法。5W2H分析法可以说是思维工具中最容易掌握的一种,而掌握它的意义又是十分的重大。
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何人做(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如何(How)、多少(How much)这七个问题,是5W2H分析法的核心,通过对这七个问题进行解答,便可以发现完整的解决问题的线索。
看一下这七个问题的具体内涵: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寻找问题出现的背景和条件。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这个问题的出现是为了确立当前所面对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这个问题的出现是为了确认问题的对象。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这个问题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一切与问题有关的时间问题。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这个问题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与问题有关的地域或切入点问题。
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用什么方法?这个问题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与问题有关的方式方法。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成本产出如何?这个问题的出现是计算解决问题出现所需要耗费的资本、精力或其他投入。
举例、案例、例子
某公司的办公室要购置一台自动贩卖机,以解决员工喝饮料的问题,后勤部门是这件事的负责单位,接着,负责人便可以用5W2H法则来分析增设自动贩卖机的可行性。
首先是why,即弄清目的。购置自动贩卖机的理由是什么呢?负责人认为,支持的观点有:它可以解决员工购买饮料的问题;可以解决员工出门购买饮料的时间问题;可以为公司增加收入。
其次是what,即确认问题。问题是什么呢?后勤部门负责人列出了两项:第一项是了解全员(包括公司领导)对于购置自动贩卖机的意见,第二项是决定购置贩卖机的品牌及类型。
第三是when,即何时开始实施征询意见的工作?在此之后,又要何时去购置自动贩卖机?
第四项where与第三项when是并列的,那就是确认自动贩卖机摆放的位置。
第五项who与三四项也是并列的,即让谁去负责处理以上问题。购置贩卖机由哪个部门负责?搜集内部人员的意见又由哪个部门负责?
接下来第六项是how,即如何开展以上的各项工作。这里包括,如何搜集企业内部人员的意见,如果获取自动贩卖机的资料,如何获得相关部门的资源,如何定期评定自动贩卖机的执行效果。
最后是how much,这其实是一种可行性分析,为问题的解决——购置自动贩卖机设置一个合理的购置成本,并预估其运用的成本和收益。
通过以上七个问题,后勤部门将在购置自动贩卖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摆了出来。
任何问题,只要经过了这七个部分,都可以得到全面和透彻的分析。而一些突破性的思考,通过这七个问题,也往往能够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有些问题提出来,会挫伤你的想象力,有些问题提出来,则会让人发挥想象力,在分析商业问题、展望商业未来的时候,多运用5W2H分析法,会让你的工作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