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杂货特指超市中袋装、罐装的食品及日用百货。顾客经常购买这些商品,且购买频率高,通过一定的陈列技术可以扩大它们的销售额。在卖场中,90%以上的商品都实行开架式陈列,主要是为了方便顾客选购。按照商品的摆放形式,可将开架式陈列法分为以下几种。
(1)集中陈列法。
集中陈列法就是把同一种商品集中摆放在一个地方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超市商品陈列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适合于周转快的商品。开架式销售的货架陈列的高度不同,其销售效果也会不同。
(2)整齐陈列法。
整齐陈列法是将单个商品整齐地堆积起来的方法。只要按货架的尺寸确定商品的长、宽、高的排面数,将商品整齐地排列就可完成陈列。整齐排列法突出了商品的量感,从而给顾客一种刺激的印象。所以整齐陈列的商品是企业欲大量推销给顾客的商品,或是折扣率高的商品,或是因季节性需要,顾客购买量大、购买频率高的商品,如夏季的清凉饮料等。整齐陈列的货架一般可配置在中央陈列货架的尾端,即靠超市里面的中央陈列货架的一端,但要注意高度,应便于顾客拿取。对于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场来说,一般在中央陈列货架的两端进行大量促销商品的整齐陈列。
(3)随机陈列法。
随机陈列法是将商品随机堆积的方法,即在确定的货架上随意地将商品堆积上去。随机陈列法所占的陈列作业时间很少,这种方法主要用来陈列“特价商品”,它的表现手法是为了给顾客一种“特卖品就是便宜品”的印象。
随机陈列法的陈列用具一般是一种圆形的或四角形的网状筐(也有的下面有轮子),另外还要有标示降价销售的牌子。随机陈列的网筐的配置位置基本上与整齐陈列一样,也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在其他需要吸引顾客的地方,其目的是带动这些地方陈列的商品的销售。随机陈列如图5.8所示。
(4)盘式陈列法。
盘式陈列法,即把非透明包装商品(如整箱的饮料、啤酒、调味品等)的包装箱的上部切除(可用斜切方式),将包装箱的底部作为商品陈列的托盘,以显示商品包装的促销方法。盘式陈列法实际上是整齐陈列的一种变化陈列法,它表现的也是商品的量感,与整齐陈列不同的是,盘式陈列不是将商品从纸箱中取出来,一个个整齐地堆积上去,而是将装商品的纸箱底部以盘状切开后留下来,然后以盘状为单位堆积上去,甚至是整箱地堆积上去。这样可以加快商品陈列的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顾客可以整箱购买,所以有些货架只在上面一层进行盘式陈列,货架下面则不打开包装箱,而将商品整箱地陈列上去。盘式陈列的位置可与整齐陈列架一致,也可陈列在进、出口处或特别展示区。
(5)兼用随机陈列法。
这是一种同时兼有整齐陈列和随机陈列特点的陈列方法,其功能特点也可同时具备以上两种方法的特点,但是兼用随机陈列架所配置的位置应与整齐陈列一致,而不能像随机陈列架似的,有时也要配置在中央陈列架的过道内或其他地方。
(6)窄缝陈列法。
把中央陈列架上的隔板撤去几层,只留下底部的隔板形成一个窄长的空间进行特殊陈列的方法叫作窄缝陈列法。窄缝陈列的商品只能是一个或两个单品项商品,它所要表现的是商品的量感,陈列量是平常的4~5倍。窄缝陈列能打破中央陈列架定位陈列的单调感,吸引顾客的注意力。窄缝陈列的商品最好是要介绍给顾客的新商品或利润高的商品,这样就能起到较好的促销效果。窄缝陈列可使卖场陈列灵活化,但不宜在整个卖场出现太多的窄缝陈列,如若推荐的新商品和高利润商品太多,反而会影响该类商品的销售。
(7)关联陈列法。
许多商品在使用上具有连带性,如牙膏和牙刷、裤子和皮带等。关联陈列的目的是使顾客在购买A商品后,也顺便购买与A商品陈列在一起的关联商品B和C,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关联性商品一般陈列在通道的两侧,或者陈列在同一通道、同一方向、同一侧面的不同组别的货架上,而不应陈列在同一组双面货架的两侧。
(8)比较陈列法。
超级市场把相同商品按不同规格、不同数量予以分类,然后陈列在一起,这种陈列法叫作比较陈列法。
比较陈列法所要表现的经营意图是,促使顾客理解店铺“薄利多销”的特点,从而更多地购买商品。例如,一袋方便面售价1.6元,而旁边陈列的包在一起的6袋方便面只卖8.8元,包在一起出售的12袋方便面只卖15.2元。这样,把单袋装、6袋装、12袋装的方便面陈列在一起,就可使顾客知道买得越多越便宜,从而购买包装量较多的方便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比较陈列作业时,要多陈列包装量大的商品,而包装量小的商品和单品的数量就相应地少一些,以为顾客指出明确的购买方向。一般来说,使用比较陈列法时必须事先计划好商品的价格、包装量和商品的投放量,这样才能保证既达到促销的目的又保证连锁企业的整体赢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