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作业顺序
标准作业顺序是用来指示多技能操作者在同时操作多台不同设备时所应遵循的作业顺序,即操作者拿取材料、上机加工、加工结束后取下工件及再传给另一台设备的顺序。多技能操作者必须在标准循环时间内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全部作业,以确保在同一生产单元内或生产线上能够达成生产平衡。
定义一项工作的标准作业顺序时,围绕人的动作来组织一项作业并产生有效的标准作业顺序是很重要的。这种关注于操作者的方法所生成的标准作业顺序,将支持高效地生产高质量产品,并减少由于过度劳累产生的工伤。在安排标准作业顺序时,需考虑下面的问题:
(1)消除或减少非增值工作,比如走动。
(2)对要素进行排序使其包含内在的质量思想。
(3)消除变异根源。
(4)避免设计那种无论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很难在一天内持续进行的工作。例如,那些大部分只需一只手操作来完成或者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单调工作。
一个稳定的环境是操作者重复操作的前提。实现稳定环境的前提是无故障的设备、高质量的零件以及设计良好的标准作业顺序和最少的在制品。
二、标准在制品
标准在制品数量是指在每一个生产单元内在制品储备的最低数量,包括仍在机器上加工的半成品。使用在制品库存的目的是在已分配的循环时间内满足零件的生产,使操作者或机器无须等待下一件零件。
如果没有这些数量的在制品,生产单元内的一连串机器将无法同步作业。换句话说,标准在制品数量规定了操作者在进行标准化作业时绝对需要的零件、部件、半成品等的最小限度的数量。由此,标准化作业可以减少在制品存量,并使之维持在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