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作业是什么意思?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2023年3月8日14:40:12标准作业是什么意思?标准作业的三要素?已关闭评论

一、标准作业的定义

标准作业是将作业人员、作业顺序、工序设备的布置、物流过程等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以满足生产目标而设立的作业方法。它是对周期性的人机作业中有关人的作业动作程序进行标准化,目的是消除复杂的人机作业的动作浪费,固化增值动作的程序。标准作业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节拍、工作顺序和标准在制品,三要素缺一不可。

二、标准作业的作用

标准作业通过必要的、最小数量的作业人员进行生产,以减少不必要的输入。它是产品的生产方法和管理的根本。进行标准作业能提高作业精度、时间精度及检验水平。同时,标准作业体现的是监督者的意志,即消除浪费、满负荷生产、保证质量和安全等。

标准作业是改善的工具。没有标准就无法区分正常和异常,也就很难发现包含在作业中的无效劳动、不均衡等各种浪费现象。标准作业是现场的指导书,管理者管理自己工作的工具,同时还是实行改善的基础,判断改善结果的标准。

根据标准作业的要求,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在标准周期内完成单位制品所需要的全部加工作业,并以此为基础,对操作人员进行训练和对工序进行改善。推行标准作业的前提是设备故障少、生产线波动小、来件质量稳定。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一、标准节拍

标准节拍,即生产线的节拍,是按顾客要求生产一个单位制成品的时间。根据标准节拍,生产现场的管理人员就能够确定在各生产单元内生产一个单位制成品或完成产量指标所需要的作业人数,并合理配备作业人员。节拍时间是指各生产单元内加工一个单位的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节拍时间=(每期的可用时间-每期的扣除时间)/一天的必需数量

一天的必需数量=一个月的必需数量/一个月的生产天数

此公式决定的节拍时间会因操作者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这个时间等于给每个操作者定了一个标准,超出节拍时间,就说明操作过程中有不合理之处,也就是有浪费,这时就该考虑进行改善,以遵守节拍时间。

例如,考虑一班制的生产排班情况,每个操作工被安排工作8.5小时(510分钟),其中30分钟午饭时间以及2个15分钟的休息时间,客户需求为450单元,这个区域的节拍时间是多少?

可用的时间=510分钟=30600秒

扣除时间=30分钟+(2×15分钟)=60分钟=3600秒

客户需求=450单元

节拍时间=(每期的可用时间-每期的扣除时间)/客户需求量

=(30600-3600)秒/450单元

=60秒/单元

因此,基于一班制的生产计划,工厂必须每60秒生产一个质量合格的零件来满足客户需求。标准化作业要求生产速度必须与节拍时间相一致。然而,为了弥补可能出现的损失(如停机损失),许多制造系统必须以比节拍时间快很多的节奏来安排生产。意识到这种安排有一定的成本,必须采取行动来消除产生这些损失的根源,从而使生产系统以约等于节拍时间的节奏进行生产。

二、标准作业顺序

标准作业顺序是用来指示多技能操作者在同时操作多台不同设备时所应遵循的作业顺序,即操作者拿取材料、上机加工、加工结束后取下工件及再传给另一台设备的顺序。多技能操作者必须在标准循环时间内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全部作业,以确保在同一生产单元内或生产线上能够达成生产平衡。

定义一项工作的标准作业顺序时,围绕人的动作来组织一项作业并产生有效的标准作业顺序是很重要的。这种关注于操作者的方法所生成的标准作业顺序,将支持高效地生产高质量产品,并减少由于过度劳累产生的工伤。在安排标准作业顺序时,需考虑下面的问题:

(1)消除或减少非增值工作,比如走动。

(2)对要素进行排序使其包含内在的质量思想。

(3)消除变异根源。

(4)避免设计那种无论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很难在一天内持续进行的工作。例如,那些大部分只需一只手操作来完成或者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单调工作。

一个稳定的环境是操作者重复操作的前提。实现稳定环境的前提是无故障的设备、高质量的零件以及设计良好的标准作业顺序和最少的在制品。

三、标准在制品

标准在制品数量是指在每一个生产单元内在制品储备的最低数量,包括仍在机器上加工的半成品。使用在制品库存的目的是在已分配的循环时间内满足零件的生产,使操作者或机器无须等待下一件零件。

如果没有这些数量的在制品,生产单元内的一连串机器将无法同步作业。换句话说,标准在制品数量规定了操作者在进行标准化作业时绝对需要的零件、部件、半成品等的最小限度的数量。由此,标准化作业可以减少在制品存量,并使之维持在最低水平。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